传统的单点定位技术尽管作业简单灵活,但精度低,满足不了许多定位用户的精度要求;差分GPS定位技术虽然精度高,但需要布设至少一个基站,作业时不仅受作用距离的限制,仪器成本和劳动成本都相应增加不少。GNS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恰好集成了普通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只能使用双差相位定位模式才能到达较高定位精度的现状,是GNSS定位技术中继RTK/网络RTK技术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较传统的差分定位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
(1)随着国家真三维基础地理空间基准的建立,不管是动态用户还是传统的静态用户,都希望实现在ITRF框架下的高精度的定位。过去广大GPS用户要通过使用Gamit,Bernese等高精度静态处理软件,并同IGS永久跟踪站进行较长时间的联测方能获取高精度的ITRF起算坐标。但对很多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来讲,要熟练掌握上述高精度软件的处理并非易事。而现在的商用相对定位软件只能处理几十千米以内的基线。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可以节约用户购买接收机的成本,用户使用单台接收机就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动态和静态定位,也可以提高GPS作业效率。在不久的将来,GALILEO系统的建成以及我国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实现,将为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提供更多的可用卫星,这将显著提高精密单点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其原因是精密单点定位同标准单点定位一样,定位误差同卫星几何图形强度有关(PDOP)。上述系统建成后,空中的可用卫星几乎成倍增加,几何图形强图将大大提高。此外,由于精密单点定位是基于非差模型,没有在卫星间求差,所以在多系统(GPS,GALILEO,GLONASS等)组合定位中,处理要比双差模型简单。没有在观测值间求差,模型中保留了所有的信息,这对于从事大气、潮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具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