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无人机从临沂舰简易滑射起飞究竟能获得多大的起飞端升力系数?无人机在完成攻击任务后是否还能否返回临沂舰?首先,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临沂舰弹射无人机时的滑轨长度是远远不及旧时代的重巡和主力舰的。这就意味着该架无人机必须牺牲武器挂载基数以及燃油填充重量来获得足够的升力避免翼下零速度(失速)坠海。所以在影片中,该架舰载无人机才在消耗完弹药之后作为“吃瓜小组”来为行动小组提供视野,所以无人机在影片中的表现才没有巴顿坦克对战那么亮眼。
资料图
其次,目前没有任何一架无人机在起落架安装适配的长条形浮箱。这就意味着该架无人机从护卫舰滑弹升空后再也无法收回。而为了增加影片效果,《红海行动》剧组就将本就应该坠毁的该架无人机卷入了沙暴之中并制造了发动机进沙后的意外事故。考究真实,尊重现实可以说是该架无人机在影片中碌碌无为的最主要的因素。要是在美欧的军事动作片之中,这种无人机不仅各种满载滑弹升空支援主角,且肯定要来一波不死光环和“基本操作”来帮助主角获胜,所以在美欧无人机影片中无人机才表现的那么突出。
资料图
而且,《红海行动》的拍摄侧重方面主要集中于队友的形象描绘和8人对150人的“常规操作”,无人机,和护卫舰等和演员关联不大的武器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衬托背景画面。而拍摄他人容易,拍摄自己较难的固定翼飞行器更是如此,同时期美欧空战片中实时画面也被称为最危险的摄影行动。所以,《红海行动》剧组考虑到真实性,主次关系以及拍摄难度等因素,弱化无人机的存在并使其成为“吃瓜群众”也就并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