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封面】
下一代X射线空间天文台项目启动
中国科学院2日启动了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eXTP)背景型号项目。作为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的继任者,eXTP卫星有望于2025年前后发射运行,并在此后10年间成为该领域国际领先的旗舰级X射线空间天文台。 两会速递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李洪2日透露,为满足商业航天发展需要,我国正在研发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目前该型火箭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预计在2020年实施首飞。他还表示,2035年,我国运载火箭将实现完全重复使用,以智能化和先进动力为特点的未来一代运载火箭实现首飞。
◆“嫦娥四号将首次着陆月球背面,极具发现性。我们将在嫦娥四号任务的中继星上搭载两颗小卫星,做射电干涉试验,探测宇宙‘黑暗时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2日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预测2018年全球科技大事件,嫦娥四号任务“榜上有名”。 新发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日报道,英美科学家提出的月球起源新模型认为,月球起源于一团大质量的、甜甜圈状的岩石蒸气“索内斯蒂亚(Synestia)”。这是首个与月球组成模式相匹配的模型,解释了目前模型很难回答的月球特征问题。但仍有一些理论有待完善,如当月球在蒸气中时,它对蒸气做了什么,它如何扰动蒸气等。 健康汇
◆冠状动脉疾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中国科学家确定了一个对心脏发育至关重要的基因,阐明了导致冠状动脉畸形的新机制,研究有望提高冠状动脉疾病的防治水平。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表明纤毛病患者可能要考虑出现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而目前冠状动脉疾病还不在纤毛病的范畴之内,因此临床上有必要注意这两类疾病的关联。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体皮肤上一种细菌可能有防癌功效,这为开发新疗法或防晒产品提供可能。科学家称,健康人皮肤上常见的表皮葡萄球菌能抑制某些癌细胞增殖。他们发现,表皮葡萄球菌的一些菌株会产生名为6-HAP的化合物,干扰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抑制皮肤肿瘤生长。 看天下
◆记者2日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获悉,经过一年多的测试,由该院极地气象研究室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低温自动气象站在南极试验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澳大利亚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在南极超低温地区开展连续自动气象观测的国家。
◆美国东部时间3月1日17时许(北京时间2日6时许),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升空,将一颗气象卫星送入太空。据美国航天局介绍,这颗“地球静止环境卫星”(GOES-S)是美国发射的第二颗下一代气象卫星,卫星将进入美国上空的地球静止轨道,完成天气趋势、气象观测、预警和长期预报等任务。
◆据韩媒报道,2日起,韩国将大幅加强柴油车和二轮车的尾气排放检查。据悉,加强检查的柴油车对象为2016年9月1日以后制造的EURO6发动机系列的中小型车。原来进行车辆检查时,光线照射排放废气的不透光率在20%以下即可通过检查,但从2日起,不透光率需在10%以下才能获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