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黄牛”消失了,“线上黄牛”出现了。由于今年过年时间晚、火车票预售期短以及学生返校与探亲者返程叠加等多重原因,今年春运火车票被认为是近年来最难买的一次。于是,不少互联网平台趁机牟利,推出了加价抢票软件,这引发了很多网友“吐槽”,认为其本质上是“倒票黄牛”。(2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场春运抢票大战,催生出了有偿抢票生意,一些抢票平台对此“服务”趋之若鹜,这显然是铁路部门始料不及的,也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结果。然而,抢票软件和平台可以“插队”,如果抢到一张票,乘客需额外支付几十、几百价格不等的抢票费。这不仅破坏了正常的购票秩序,加重了乘客出行成本,加剧了“一票难求”的困境。而且,引发了网友的质疑:加价抢票软件,其本质上是“倒票黄牛”。
根据刑法第272条第2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倒卖车票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只要具备高价、变相加价倒卖车票的行为,并符合票面价值5000元以上或非法获利2000元以上要求,就构成倒卖车票情节严重,将被处以刑事处罚。对照此规定,从事有偿抢票的抢票平台,不仅“符合票面价值5000元以上”,而且“非法获利2000元以上”,理应按照倒卖车票情节严重,对其进行刑事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抢票平台的横空出世,折射出铁路部门在售票管理上还存在漏洞,这给黄牛和有偿抢票以可乘之机。票务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售票渠道不够通畅,导致一些乘客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把”一票难求”的难题,交给黄牛和抢票平台来解决。这显然值得多方反思。与黄牛和抢票平台交易,乘客利益受损还在其次,关键是助长了黄牛和抢票平台的嚣张气焰。
可见,治理网上“倒票黄牛”,需多途并举。首先,铁路公安部门应研究火车票实名制下,黄牛倒票的新动向、新手段,进一步加强票务管理,主动打击非法倒票行为。同时,铁路部门要利用网络提升服务,但也不能过度依赖网络,在售票方式上要多措并举,兼顾各方需求,特别是要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比如,在客流量较大的火车站售票大厅,可大幅度增加售票窗口并延长售票时间;又如,在火车站附近及城市流动人口密集处,不妨设立多个售票代办点,使一些经营者合法售票,以此分解火车站售票大厅购票的人流;再者,可以考虑开展赴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等上门预订业务,前移售票服务关口。如此,必将缓解“一票难求”的困境,才有望铲除黄牛的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