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常态趋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9年07月23日 00:33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就业形势及政策改革探析.doc

马黎辉

[摘 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2014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演讲。在此次演讲中,习近平首次公开全面的阐述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习近平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之后,首次详尽的阐述这一概念。

[关键词]新常态,趋势,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263-01

引言

新常态不仅是一个经济新词,也是一个新的哲学范畴,一种新的思维方式。2015年4月召开的中央济宁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今后和当前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只有深刻理解,统一认识,深刻解析和把握新常态演变发展的大逻辑和大趋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作为今几年最热的经济术语,新常态一次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在2009年初提出的。其大意是: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体系不可能简单回到危机之前,危机后消费群体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新常态尽管在不同领域走着不同的含义,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一.中国新常态的新特征

㈠经济发展方面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正以飞快的速度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经济发展基本模式、产业业态以及经历增长动力已经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基本面不仅发生了量的变化,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以经济发展速度而言,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在8%一下、7%以上运行。这么大的经济体量,发展速度不可能一直保持在过去的高速度。

㈡消费方面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这说明中国经济转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经济结构调整仍需加力。中国不到50%的消费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80%的消费率仍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经济要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以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所以提高消费是中国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

㈢创新方面

现在,中国经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都已经过去,缺乏持续的后劲,必须转到创新驱动上。只有创新驱动,才能不增加要素投入,不实施大规模投资情况下,提高到位要素增长率,从而提高产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

㈠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格局

中国未来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格局不会变。尽管2010年以来我过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未来经济增长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总体来讲,中国未来经济的稳定增长格局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内需拉动上会有所提升,三大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步趋于协调,经济运行的内生性和稳定性逐步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基调也会发生调整,面对经济下滑局面,中央明确变态不会采取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政策,坚持不扩大财政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整”,因此定向调控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和政策基调,将极大的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保持中国经济合理运行。

㈡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民生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高、生活的更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问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社会成员的生活条件,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全过程,着重提高劳动者的收入、福利水平,提高其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意味着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不竭动力。

㈢重点领域改革

随着中央改革决策的确立,释放改革功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增长动力将通过多领域的制度建设加以激发。加快土地与户籍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将为扩大内需提供基础,推进行政及财税改革,通过简政放权,调整各级财政关系、结构性减税等,将会激发市场主题活力。还要推进金融改革,提高金融医院的配置效率,发展民营银行,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平台。中央也正在推进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还上丝绸之路等重大经济路得建设,这些国家战略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动力。

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㈠实施新型开放战略

首先,实施新型开放战略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重要战略。以往的开放战略无疑已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世界格局已经发生并还将发生更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今非昔比,因此,实施开放战略是必要的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带来了强大推动力。但随着国内要素成本的提高,我国依靠资源消耗和无限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通过调整对外开放战略以适应变化了的国内形式,新型对外开放战略也就应运而生。结合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形式看,我国的新型开放战略应当包括三点:第一,在继续做大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改善在国际分红中的地位的同时,从所有与我国相关的经济组织中争取与我国的总量和地位相称的决定权。第二,通过合理布局和有针对性的对外投资,实现中国贸易转型和产业转型探索中国在资源要素环境约束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第三,切实减少和消除当前和过去因为不得已的“货币依附”而增加的发展成本。

㈡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创业便利化;优化财政政策,强化创业扶持;搞活金融市场,实现便捷融资;扩大创业投资,支持创业起步成长;发展创业服务,构建创业生态;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增强支撑作用;激发创造活力,发展创新型创业;拓展城乡创业渠道,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协同机制。这为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做出了具体的规划。还要注重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不仅是吸纳就业最重要的方面軍,而且也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最重要的主体,所以要从各个方面增强小微企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结论

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应该是发展中国经济的主要基调。这是深刻总结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形式告诉我们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张瑞俏,谷文强.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J].江西建材,2016,(23):277.

[2] 杨宇焰,雷翔.经济新常态下四川金融运行特征趋势分析[J].西南金融,2015,(07):64-67.

常态 经济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