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黄鸣的举报,何必用“外交辞令”
   来源:东方网     2019年07月30日 21:49

近日,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实名举报山东德州市委书记一事,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德州市政府2月19日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2月14日、18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与黄鸣董事长见面、沟通,认真听取了意见。(2月20日《新京报》)

德州市政府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显然是对“黄鸣实名举报山东德州市委书记”的回应。但从完全是公文化的字面、乃至是官腔的表述上看,似乎又完全不涉及“举报”,更遑论黄鸣举报中的实质性内容。“见面、沟通,认真听取了意见”,“举报”的硝烟和雷声,已然轻风化雨。

这样的处理方法,现在屡见不鲜。常在电视上看到,有消费者向媒体投诉,记者带了消费者找到涉事商家,商家就让记者回避,把消费者单独请到店家里面,私底下的“见面、沟通”,满足了消费者的投诉,消费者的投诉因此化解。而商家此前的违规,也就无从追究。

同样,德州市政府“外交辞令”式的回应,回避了公众监督的众目睽睽。一句“对于黄鸣董事长反映的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市委市政府将继续本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的原则,认真研究解决。”既体现出德州市政府的“从善如流”,又是对比如市委书记的“不认旧账”绵里藏针的反击,显示的是自己一贯正确的“形象”。当然,私底下,对黄鸣,恐怕是另一副模样。

然而,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谁还看不出这“回应”的背后,是一种对批评的不屑甚至傲慢。因此,如此遮遮掩掩,文过饰非地化解“危机”,终究只会让老百姓愈加地失望,当然,也必然因此而失信于百姓。

德州 消费者 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