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财经报道,众安保险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意味着成立不到四年的众安保险拟登陆港交所上市。
众安保险是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由蚂蚁金服、腾讯、中国平安等企业发起设立,其主要的业务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为中国年轻用户提供在汽车、医疗和在线购物领域的保险服务。早在2015年6月进行A轮增资时,其估值就已经达到了500亿元,成为了“独角兽”企业。
根据艾瑞的报告,公司所在的在线保险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两万亿人民币(约合三千亿美元)。
2016年利润大跌八成
36氪此前报道,2014年、2015年,众安保险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但2016年却利润大跌。
2016年一季度,众安保险业务收入6亿元,净亏损高达3.8亿元,但进入二季度即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16年6月底,保险业务累计收入13.52亿元,同比增长近80%,累计实现净利润1924万元。可是在今年5月17日,众安保险对外发布2016年年报的信息却显示,其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937.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接近80%。2016年众安保险已赚保费为32.25亿元,总资产为93.3亿元。
过于依赖阿里和携程等渠道,是喜是忧?
众安保险成立之初,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东共8家,大股东阿里巴巴持股19.9%,腾讯、中国平安、优孚控股分别持股15%,并列为第二大股东;深圳市加德信投资有限公司、深圳日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上海远强投资有限公司则分别持股14%、8.1%、5%、5%。
2015年,众安保险进行一轮增资扩股,总募集资金约58亿元,由摩根士丹利领头并承担全球独家配售代理,投资者包括摩根士丹利、中金、鼎辉基金、凯思博基金和赛富基金,注册资本变更为12.4亿元。但此次增资对股东控制权影响不大。
作为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背后又有众多股东撑腰,众安自诞生依赖似乎获得不错,好几个超级互联网销售渠道都是它的爸爸,也就不愁销售渠道了。
根据众安保险的年报,2016年原保费收入前五的险种为其他险种、意外伤害险、保证保险、健康险、和责任保险。其他险种的保费收入虽然大,但是去利润的贡献却不怎样,反倒是亏损最严重的的险种,众安大多数的利润来自保证保险。
36氪报道指出,2015年来自于阿里渠道的保费收入占众安总收入的6成左右,意外伤害保险去年贡献了12%的保费,约合2.83亿元,而这大部分又源于与携程合作的航空险。退运险几年来都是众安最大单一业务,产品形态是以底层工具嵌入淘宝、天猫中,在付款页,可自行勾选购买。作为一个新险种,它被统计到了其他险种中。
只是从另一角度想,众安保险又是否过于依赖阿里、携程等核心渠道呢?
先不论阿里和携程这两位股东会不会把订单给别人,而是从整个阿里与携程平台上的订单来说,这些订单的增长也是有天花板的。电商销售增长逐步放缓,同样也会影响到依赖其生存运费险,加上携程捆绑销售的策略已经越来越不受消费者欢迎,航空险并不像退运险那么让消费者喜闻乐见。
也许是为了构建起自身的壁垒,丰富盈利来源。2016年11月,众安保险全资设立子公司众安科技,开始对外输出人工智能(A)、区块链(B)、云计算(C)和大数据(D)等技术。
有趣的是,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也要做专门想金融机构输出能力的Fintech,最近也相继发布了“车险分”和定损宝,向保险行业输出AI能力,这是要抢生意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