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中国人别样的年夜饭。
春晚的流行语或者热门歌曲每年都在推陈出新,在你穿越大街小巷的时候,听到那熟悉的旋律,这才感到春晚的影响力还是那么强。
春晚舞台:竟是大热显示技术的试验场
除了节目,或许很多人没有感受到,春晚的舞美设计也在不断变化。除了实际的布景,利用最新显示技术来打造前所未有的效果,这是春晚的一大特点。在世界各地的大型晚会中,春晚对于新技术的拥抱的积极态度也算是独一无二了。这些年,春晚几乎成为了大热显示技术的试验场,LED 大屏,全息投影,AR 技术都能在春晚舞台中找到痕迹。
全息投影:人与影像的互动
全息投影是黑科技,未来前景是利用空气形成立体图像。但是目前的技术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只能利用薄膜成像。春晚舞台中的权限投影就是这样的效果。利用演员的实景和全息投影膜进行互动,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技术在很多演唱会上有体现,比如 " 复活 " 各种名人。
2012 年春晚中《孔雀舞》采用全息投影技术打造的视觉效果
春晚的舞台中,全息投影技术应用的次数也比较多。在 2012 年春晚中,杨丽萍所表演的《孔雀舞》是全息投影技术与表演者结合。舞者位于屏幕的前方,而投影产品位于屏幕的后方,图像和人物的互动需要精确的配合。
羊年春晚 " 颜值担当 "《蜀绣》
2015 羊年春晚中的《蜀绣》也是全息投影技术的视觉盛宴。演员的分身出现在全息投影膜之上,和真人进行互动,妩媚效果非常的动人。在 G20 杭州的峰会上,这种技术也曾出现,芭蕾舞者在湖中央的舞台和光影舞蹈,可以看出在舞台上,全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其难度主要在于效果设计和演员配合,本身技术难度并不大。
LED 大屏 从远到近的升级
LED 大屏在春晚中出现很多年了,但是技术是一直在演进的。2011 兔年春晚,LED 大屏幕最大的创新是设置为三面重叠,但因前两面 LED 墙设置有一个 90 度的拐角,给人造成有五面 LED 墙的错觉,当五面 LED 墙同时启动,整个舞台就像被包围了一样。此时近距离应用 LED 大屏的场景较少。这是因为当时 LED 大屏的间距还比较大,因此近距离观看画面还比较促的粗糙。
2011 兔年春晚 LED 大屏幕最大的创新是设置为三面重叠
而最近几年由于 LED 屏幕间距的缩小,屏幕更加细腻了。此时 LED 大屏的应用方式也就更加多样化,不再成为单一的背景。 林心如、梁咏琪、刘涛共同演绎的《山水中国美》在猴年央视春晚众节目中好评较多,自由升降组合的 LED 柱屏展现群山环绕、山峦叠嶂的水墨中国风,而且均是动态布景,和演员表现相得益彰。
《山水中国美》中人物与情境相融
这几年中国的 LED 大屏行业发展迅速,点距不断缩小,细腻的效果使得 LED 大屏开始从室内杀入室内。2017 年 LED 大屏抢食了很多原本投影大屏的市场份额,由此可以看出这几年 LED 大屏行业的进步。
AR 技术 电视机前的盛宴
AR ( 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也被称之为混合现实。它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AR 技术这几年发展较快,诸如谷歌眼镜等产品,其实都是基于这样的技术。
2013 年央视春晚 AR 应用
AR 技术在春晚中也有所应用。2012 年开始我们就可以在舞台上见到这样的表现。早在 2012 年春晚,歌曲《万物生》的场景设计便是增强现实的呈现。 歌手身旁绚丽景色都是电脑合成的 CG 效果,不过这种 CG 效果可以实时加入到直播的效果当中。现场的观众是看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春晚《十二生肖》节目 AR 效果
2013 年的央视春晚中,歌舞《十二生肖》的表演舞台上空旋转的金色十二生肖图也是增强现实技术的成果。 AR 舞台效果的典型特点就是通过电脑合成应用到直播时的电视画面当中,因而现场的观众是无法看到 AR 的效果,从这点来说,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有眼福。
春晚这几年对于显示技术的应用比较大胆,在其他各国的直播晚会上很难见到这样的盛况。这背后其实映射的是中国显示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加速。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群,同时 LED 大屏发展迅速,间距不断缩小。同时投影技术也在不断开拓,可以说在超大屏显示方面,中国已经有能力营造世界一流的视觉体验。而春晚成为大屏热门技术的 " 试验场 " 是好事,这正说明了中国有能力使用最前卫的显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