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为免开罪老师,他在文末注明:文中之“我”并非为“我”
   来源:科技传播站     2019年08月11日 07:56

这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

都是我不再回头的青春和多少寂寞岁月!

-----琼瑶

《我日记中的初中往事》(92)

我当年的日记影印件

1987年10月18日

B

预备钟响了,幸裕在教室里唱《阿里巴巴》:“阿里!阿里巴巴……”现立平日里在班中被备战等人称为“阿立”, “巴巴”与爸爸同音,遇上这同音的话,现立也乐意趁机占便宜,赶紧“哎”了一声答应,然后冲着幸裕得意地微笑。

幸裕似乎并不在意,继续歌唱:“阿——里!阿里……舅舅!”他忽然把歌词一变了,正卯足劲儿准备再占一次便宜的现立猝不及防,“哎”了半下赶紧打住了,他冲幸裕直瞪白眼。引得同学哈哈大笑。

在我们这里,两个人除非有真正的甥舅关系,否则一方喊另一方舅舅,往往被认为是在骂对方,是奇耻大辱。

C

今晚她穿着鸭绒棉袄来上课了。

天气陡然降温了,但远还没有入冬,不过有些凉意罢了,她便娇气的保护上了。有几个同学觉得可笑,扭头看她并笑了几下,她便在座位上小声骂了几句。

听说她父母都是干部,家里条件好些,她是娇女,整天总爱在班里装腔作势,以显示自己的高贵和不同凡响。我内心里对她很是反感,又想起那几句话了:“门第的高贵,不能说明道德的高尚;相貌的漂亮,不会使人家羡慕她的品行。”更何况她的门第也并不怎么高贵,她的相貌也并不怎么漂亮,有啥值得骄傲的呢?

D

今年暑假里,一次马雪萍老师去孝义我大哥那饭店吃饭。饭端上后,我无意间问她要不要辣子和醋。大哥在旁边笑着说:“端吧,她可好吃醋了。”我愣了一下,旋即听出了弦外之音,马雪萍老师也故作气恼的瞪了大哥一眼,然后笑了。

1987年10月19日

昨天下午买面条,炊事员因故少找晋治理同学五分钱菜票,治理便将讨伐他们的文字写进了日记。关于这五分钱的菜票,他是这么记述的:

“他们还把那再添一分就能买两碗面条的五分菜票给白白锁进了票匣内……”我感觉,他有意突出了该张菜票的巨大价值。

1987年10月20日

A

本星期,饭场由我们班主任值周。他规定了谁买饭时若捎饭或插队,一经发现,除扣该班的量化积分外,还要追究这个同学的违纪责任。

买饭时,班主任亲临饭场检查秩序,并当场抓了几个典型,虽然这样还是有个别同学作弊,但比起往日那混乱的局面,已经是好了百倍了。大多数学生对班主任的赞扬之词不绝于耳。

我想,班主任亲临饭场监督,饭场秩序就好,可他一旦有事没来或不值班,那秩序又将如何?这临时监督毕竟不是长远之计嘛。我认为要真正改变这混乱的局面,学校领导必须抓几个不守纪律的典型严加惩处,并号召学生人人揭发,人人监督,形成一种好的风气和制度,这样,饭场秩序才会彻底好起来。

B

昨天的作文是要同学们就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峰写的是关于寝室更换灯管的问题,他对老师们的光说不做,进行了一通批评之后,在文章结尾处加了条注释,括号内写着:“文中之我并非为我”。

我感到很可笑。叫你写看法,你说文中的“我”不是“我”,那你的看法是什么呢?难道是写跑题了?依我判断,他应该是怕老师看了作文后会不高兴,所以才“画蛇添足”进行粉饰。

我想,只要据实反映,认真阐述看法,何怕之有?怕了不写,写了就不怕!又何必如此这般,给人留下一个虚伪的印象呢。再者,即使意见提错了,老师们都是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有修养的人,想他们也是不会怪罪的。这从平时的接触可看出,真的!

文章 同学 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