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与多家企业合作,成立了国内首家氮化镓基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材料和器件生产企业,意味着被国外垄断的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即将实现国产化。详情一起来了解。
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打破国外垄断
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方向,氮化镓基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既是激光显示技术的核心器件,也是半导体激光照明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
不过,技术相对成熟的红光半导体激光器不同,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技术难度较大,早在70年代初,美国海军就开始利用海水的这个所谓蓝绿光“窗口”为潜艇通信开辟新的途径。
此前,国际上只有日本和德国的两家企业实现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的量产。而国内首家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材料和器件生产企业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也实现了相关设备的国产化。
具有低能耗、长寿命、无污染等优势
激光,是一种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因具有单色性、相干性、和平行性三大优点,将此应用于材料加工,形成一门新型的加工工业—激光工业。
由于激光的空间控制性和时间控制性很好,对加工对象的材质、形状、尺寸和加工环境的自由度都很大,与计算机数控技术相结合,可构成高效自动化加工设备。
激光显示是继黑白显示、彩色显示、数字显示后的新型显示技术,具有大色域、高亮度、低能耗、长寿命、无污染等诸多优势。尽管目前它在市场上初露头角,但未来将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大屏幕激光显示。
市场增长快速 前景广阔
目前,半导体激光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冶金、机械制造等重要部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自动化、无污染、减少材料消耗等起重要作用。经过不断的研究开发,激光已经广泛应用于切削加工、焊接、表面工程技术、非金属材料和硬质合金加工等方面。
由于战略意义重大,其已成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点研发计划和即将启动的《国家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的明确的发展方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