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人在西北大漠里竖起第一座发射架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认为是天方夜谭;当中国人用落后的老式计算机编制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程序时,洋专家又断言:不可能!但是中国人就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当新华社向世界宣布:“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这才相信,中国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和神话的国度。
如今回头看卫星发射似乎很简单,而在当时却是一步步攻克了各种难关。当年的卫星发射有“十二字方针”: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上得去”,就是说火箭要发射出去;“抓得住”,指的是卫星能够准确入轨。这些是题中应有之意。
而“看得见”,是让人能够用肉眼看见发射升空的中国卫星。而且周总理当时要求,要把“东方红”卫星经过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对各个国家进行预报,让国际上的其他国家也能看到我们的“东方红”卫星。
可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比较小,发到太空后只相当于七等星的亮度,而人的肉眼在光线比较好的情况下,只能看到六等星,是很难在地球上直接看见的。
但是,作为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政治意义和科学意义同样巨大,只有让人用肉眼看见,才能更好地证明中国成功发射了卫星。于是,技术专家开始围绕如何“看见”的问题开展攻关。最终,一个“妙计”被想了出来,那就是“借箭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