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计量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究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9年09月06日 10:42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蔺涛

[摘 要]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用电需求量快速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探究供电系统具有实用价值。事实上,电能属于现代社会生活及生产中重要的能源,对适合发展及提高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实际情况来看,选择电能表计量能够有效分配能源、确保社会正常运行,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电能表计量现状来看,在计量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对电能表计量造成误差。因此,探究电能表的计量误差具有实用价值。本文阐述了计量系统的基本特征,并从电能表计量现状中分析存在的误差,有针对性提出降低误差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能表计量;误差;对策

中图分类号:TM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1-0269-01

电能表是一种测量电能的计量工具,对供电企业日常工作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工作中,无论哪种电能表,计量是否准确都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经济利益。在现实中电能表计量误差常常会导致电能用户支付超过实际更高的代价。因此,分析造成计量误差的原因具有实用价值,能够对计量数据的精准性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一、电能表计量的特征

电能表计量并非一项简单的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借助现实操作工具才能完成,需要结合电能的产生特征、传递特征及作用方式等共同操作,如今电能计量主要工具是电能表,按照不同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电能表可划分成几种不同形式,日常常见的有电子式电能表及感应式电能表及机电一体式。电子式电能表的特征,计量方式准确度较高,测量过程中自身性能损耗低,能够调整计量中各种数学参数,不但能用作电能计量工具,还能够开发其他许多不同功能。感应电能表,主要是依据电磁感应相关原理进行操作的计量工具,其特征能够更持续动态、持久的反应电能作用过程,即便处于停电状态都不会丢失数据。在这些测量工具中,电子式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测量工具,應用相对广泛。在测量电能过程中,电能表要获取正确结论,不但关系到公司利益,还影响到普通用户的经济利益。

二、电能表计量存在误差的原因

电能表即为测量电能的仪器仪表,也叫火表、电度表。要确保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必须要具备两方面条件。其一是圆盘转速和制动力矩、功率与圆盘转速成正比;其二补偿力矩与摩擦力矩相等。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圆盘转速域功率,制动力矩和圆盘转速见正比关系并不严格,摩擦力矩和圆盘转速并非时刻具有固定常数。因此无法避免的出现误差,而造成这种误差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电流电压及温度的变化

在电能表计量误差中,电流电压及温度变化是影响的主要原因,在使用电能表测试时会产生电流,而电流并非恒定不变,变化的电流势必会改变表内的温度,温度发生变化就会造成电流与电压发生变化,造成误差。选择电子式电能表计量电能时,电能表上的电压常常和现实电压有区别,不同电压下所测量的电能表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计量结果数据不准确,产生误差。

2.电压不对称

电能表的线路电压不对称是引发计量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电能表的附件大多数不同,各自具备自己的特征,相同的电压和电流通过相同线路时,必定会造成电能表附件不平衡,最终造成转动滑轮发生变化;其次,当附件相同时电能表出现平衡,但是电压一旦不对称就会造成转动滑轮发生变化,变化的绝对值存在差异,因此就造成计量数据出现误差。最后,如果电能表的同一线路上电压发生不对称情况,转动滑轮力矩和电压抑制力矩必定会随着电压表现负相关,必定会造成计量出现误差。

3.电能表位置

在各种原因中,电能表位置也是诱发误差个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电能表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许多零部件具有不同的特性,并且都是采用螺丝或者转轴连起来,并非一个整体。在计量时,电能表所处位置没有固定,电能表常需要被移动或者碰撞,当碰撞电能表时必定会造成部件发生移动,造成滑轮力矩变化,只要电能表出现倾斜或震动,就会影响计量数据而发生误差。

4.计算公式缺乏科学性

电能计量数据最终是采用数字公式计算所得,并非痛过简单电能表测量获得。一般来说,计量所采用计算公式大多是精度较高的B/C进行互相转化,依照数字结合计算公式运算,计算时就会依照其他高精度方法生成误差个,这种是可以忽略的。但是按照较为复杂的方法,比如计量6位B/C,这种结果准确率极低,但是依然可以忽略,但是采用普通电子式的电能表,电流电压采用军采用分流器和分压器,因此产生的误差是幅值方式。对智能电能表,常常选择硬件调整模式调整误差。

三、降低计量误差个的对策

从电能表工作原理可知,影响计量误差个主要原因即为前面讨论的几个部分,要确保电能表计量的数据准确性,就必须要抓住每一个环节,因此就需要有针对性采取对策。

1.加强检测电能表性能力度

要降低计量过程中发生误差的几率,首要确保电能表本身的性能,这是降低误差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确保电能表自身的准确度才是最根本原因,如果连电能表自身都存在问题,那么检测的结果存在误差就很平常。如今检测电能表性能方法较多,比较常见有直接观察,通电试验等各种方法,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不管采用哪一种检测方法,都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一定技能水平,才能够准确判断电能表是否正常运行。检查内容主要包含外观、准确度要求试验、标志及电气要求试验等各种项目指标。

2.对电能表相关参数进行调整

在计量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许多参数,这些参数存在差异必然会影响计量结果,让计量结果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计量时,可降低电能表的负荷点方式降低参数发生误差几率。比如因互感器的合成过程造成的相关误差,以及采用二次回路造成的误差,这些误差相关因素就是二次回路运行参数所致,只有不断调整这些参数,才能够有效降低发生计量误差的几率。

3.优化配置

在计量过程中,电能表中各个元件是不是能够协调运行,直接影响着电能表发挥整体效果。比如采用选择科学合理的匹配元件,能够有效弥补二次回路中的误差,从而有效降低整体发生误差的几率。而且电能表、电能表互感器间在型号、性能上是不是匹配,是否能够有效降低误差指数,均关系到计量装置优化配置。因此只有确保所有元件的质量与互相的匹配性,才能够确保电能表的整体计量数据准确性。

4.软件调整

智能电能表具有自己的特征,在调整误差时常常采用软件进行调整。首先将智能电能表中的硬件开关打开,让智能电能表处于误差调整状态。然后根据电能表测定误差,调整电压、电流与相位值,且把调整误差的数据存放到存储芯片中。最后将智能电能表中硬件开关断开,让智能电能表从调整状态退出来。当电能表处于检定或运行状态时,就采取计量芯片的误差对数据进行调校,假如校验失败,就应该从存储芯片中进行恢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随着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及电力市场逐渐完善,加强计量准确性越来越重要。因此不仅要完善计量技术,加强人为因素控制,还必须要提高硬件设备的准确性,有效确保用户及供电企业的利益关系,促进电力市场更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有峰.电能表计量误差的原因与调整[J].品牌与标准化,2012.

[2] 宋荣.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及调整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4).

[3] 陈顺芹,徐文静.电能表计量误差影响因素的分析[J].硅谷,2014(12).

[4] 陈佩斯,王国斌.对高压用电用户电能计量准确度的探讨[J].江苏现代电能表计量,2013(1).endprint

电能表 误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