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有可能存在地外文明的星球被证伪,但猜测还是没有停止
   来源:川陀太空     2019年09月18日 14:34

川陀太空(Everett)在2015年9月,被命名为KIC 8462852(也称Tabby)的一颗恒星因亮度神秘下降而被世界关注。在此后的几年里,天文学家们对该星进行了多次研究,试图能够解释这一神秘现象。对此现象,天文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推测,甚至有比较争议的“外星巨厦”理论。

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的多种让人兴奋的推测已成过往。因科学界已经对此现象的解释盖棺定论。根据由100多名天文学家组成的科学团队的一项新研究,该研究由助理教授Tabetha Boyajian领队,Tabetha Boyajian教授是最早提出Tabby亮度变暗现象是因部分被尘埃遮挡而产生的。在此重申,并不是所谓的“外星巨厦”。

该研究最近被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来自坐落于巴吞鲁日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Boyajian教授执领,成员分别来自西班牙的拉古纳大学、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华威大学的系外行星和可居住行星研究中心。该研究之所以成为可能,多亏有由Boyajian教授和她的同事在2016年发起的Kickstarter运动,该运动为他们筹集了10万美元,用于使用望远镜对Tabby星的观测时间。在Las Cumbres 天文台的协助下,对Tabby星使用来自世界各地的望远镜进行光谱观测。

他们发现造成该恒星亮度变暗现象是因为围绕着它的一团亮度很小的尘埃云,因为来自该星的光线不均匀。最近,Boyajian教授在LSU发布了观测结果,认为Tabby恒星亮度时亮时暗的最有可能解释是尘埃的遮挡。新数据显示不同颜色的光在不同程度上(强度)被遮挡。如果是行星或者外星巨厦遮挡的话,光透不过来,被望远镜接受到的。

事实上,尘埃遮挡理论并不是全新理论,在过去的两年中,也提出过环绕恒星的碎片遮挡理论。此外,还有彗星或小行星的碎片推测,有巨行星存在,有一颗有环的行星,或者是在过去消失了一颗行星。然而,根据该星的光变曲线,这些猜测没有能彻底让人信服的。相反,Boyajian教授和她的团队对KIC 8462852观测了14个月,从2016年三月到2017年12月。这使得他们从2017年五月开始,可以研究额外4个该星的光变曲线周期。

支持者们为这些光变周期命名,分别被命名为Elsie、Celeste、Skara Brae 和Angkor,后两个是苏格兰和柬埔寨在古代就失落的城市。对于该科学团队,Elsie和Celeste对他们以及KIC 8462852却有特别意义:Elise(Elice)中的L+C,可以看出是光变曲线的简写,也是Las Cumbres天文台名字的首字母,若没有该天文台就没有此次项目的成功。

第一个光变曲线波谷下降的很快,上升的很慢,与Elise镜像类似。Elise(或者LC),相反是CL或者“ciel”,在法语中意为“天空”或天堂。Celeste是从拉丁文“ciel”演变而来。这些光线都很古老,都是该星在1000年前发出来的。在宇宙尺度上看,这是很普通的。但却更加让人感兴趣,它们如此神秘,到底这些世纪以前都发生了什么。

除了为Tabby星的光变曲线发生变化的现象提供了可靠的解释外,该研究也表明天文研究领域的变化。基本上,该领域的专家使用顶级设备进行观测活动,然而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和财政支持,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还要感谢平民科学家和“行星猎手”们,是他们帮助筛选了开普勒任务所获得的大量数据。正如天文学家所说,公众的参与支持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不是因为人们对宇宙有公正的看法,这个不寻常的恒星就会被忽视。重申,如果没有公众支持观测,天文学家就不会获得大量数据。

当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回答。但同时,关于Tabby星的一个最大的问题——造成该星亮度变暗是自然原因还是外星活动,已得到初步解决。对于那些希望这可能是期待已久的费米悖论的解答的人来说,川陀太空认为可以公平地说,我们都知道这迟早会发生。[一点资讯独家,出品:川陀太空]

运动 遮挡 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