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湾洗煤厂原煤系统技术改造实践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9年09月29日 19:47

云南湾田洗煤厂加强技术改造见成效

[摘 要]针对红石湾洗煤厂原煤系统中出现的入洗能力不足,提出了“双向生产”模式,使原煤分级筛筛上块煤与筛下末煤工艺独立;针对入洗量增加后导致的原煤质量急剧下降等问题,提出了订单式生产模式,通过对232原煤分级筛改造、增加矸石筛子至中煤管路、改造801精煤皮带溜槽等措施,解决原煤系统影响生产的大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原煤系统;双向生产;订单式生产;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TD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326-01

红石湾洗煤厂于2010年9月建设,2011年10月投入试生产,设计入洗能力为120万吨/年,生产工艺为块原煤经手选后直接进入动筛跳汰选矸系统,50~300mm块原煤采用动筛跳汰机分选,动筛精煤破碎到50mm与经斗提机、直线振动筛脱水后的动筛跳汰机透筛物及50mm原煤一起脱泥后,+1.0mm以上采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 0.2mm~1.0mm煤泥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分选, 0.2mm以下采用煤泥浮选、尾煤浓缩压滤联合工艺流程。

1、原煤系统存在的问题

(1)改造之前,受设计限制及矿方原煤产量的增加,导致出煤量严重超出洗煤厂設计处理量,即使选煤厂连轴运转,仍不时出现顶仓现象,同时造成人员和设备极大的损耗。

(2)通过对问题(1)进行改进后,原煤质量急剧下降,原煤外销受到制约,精煤产品滞销,导致红石湾煤矿原煤、洗选产品库存增加,矿井正常生产收到影响,面临库存过大停产的困境。

2、原煤系统工艺改造

(1)针对入洗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原煤准备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双向生产”。之前红石湾洗煤厂的生产组织模式单一,原煤落地和原煤入洗不能同时进行,系统加煤量无法进一步提高,对此厂改造原煤准备系统工艺,实现了原煤分级筛筛上块煤与筛下末煤工艺独立,即筛上块煤可以入洗的同时可以实现筛下末煤落地。此项改造充分发挥了原煤准备系统的工艺灵活性,实现了入洗原煤由建造时的220吨/小时,提升至450吨/小时,提升幅度超过100%,提高了生产系统的加煤量。(见图1)

(2)针对原煤质量急剧下降,原煤外销受到制约,精煤产品滞销问题。

①、对232原煤分级筛改造,将筛口一排的筛孔由30mm更换为50mm、筛下物由新增溜槽引至301机尾入洗。此举提高了原煤准备系统的通过量,同时可以保证进破碎机、洗选系统的煤量可调可控,在原煤质量差的情况下,提升入洗原煤质量。

②、增加矸石筛子至中煤管路,将240矸石转载皮带,改造至主洗车间二楼,用于将矸石筛筛下部分物料至中煤皮带,来调节电煤发热量,同时提升电煤产率。

③、改造801精煤皮带溜槽,可以使801精煤皮带溜槽可以直接进入中煤仓,与中煤混合成为符合要求的电煤。

通过对以上改造,可以使得红石湾洗煤厂通过精煤、中煤、矸石配掺调节,来实现电煤发热量符合用户要求,从而达到了订单式生产模式,极大的提升了红石湾洗煤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见图2、图3、图4)

3、改造效果

(1)改造当月,入洗、落地原煤共计92173吨,加工费170万元,若单模式入洗原煤22194吨,加工费55万元,改造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为115万元,而且随着这种生产模式的开展,后期效益会不断增加,同时提高了用工效率。

(2)通过这种订单式生产模式,生产的电煤产品供不应求,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三级浮沉中精煤、中煤合计产率为34.24%,在通过新工艺电煤配掺后,产率达到41%,加工费结算为220万元。同时通过这种灵活机动配掺产品,完成了矿方产品要求,打开了矿煤炭滞销的局面。

4、结束语

红石湾洗煤厂通过对原煤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双向生产”提高了生产系统的加煤量,针对入洗量增加后导致的原煤质量急剧下降,原煤外销受到制约,精煤产品滞销问题,提出了订单式生产模式,解决了制约生产的瓶颈,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方修冉男(1985-)男,黑龙江省佳木斯人,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现就职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选配煤中心。endprint

原煤 文章 洗煤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