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记者 肖丽琼
为抢占“无人”风口,武汉这两家企业可以说很拼了。
当淘宝和京东的无人超市还在“内测”阶段时,武汉的两家企业已经直接上线“公测”。
1月11日,一则消息在中百集团人士的朋友圈里转发起来,主题正是“e百购”中百24小时便利微超正式开业。
而两天前,本地另一家零售巨头良品铺子在京宣布,已涉入无人智能柜领域,装有饮料、零食的良品铺子智能货柜已悄然进入武汉的一些写字楼。
这是否意味着武汉即将迎来无人售货元年?“柜型”和“店型”机器人
今天上午,在位于武汉汉街的良品铺子生活馆,良品铺子无人智能货柜正式亮相,吸引不少顾客尝鲜。
实际上,这些无人智能货柜已经在武汉的部分写字楼里试运营了近三个月。1月12日上午,在位于汉口常青路的一栋写字楼内,《支点》记者提前进行了体验。
从外形上看,无人智能货柜与超市里盛放饮品的冰柜相似。货柜内陈列的不仅有良品铺子的零食及组合包,还有其他品牌的饮料和食品。要想打开柜门,顾客需先使用支付宝扫码,开通小额免密功能并授权。只要不关闭柜门,顾客都可以随意取出商品。如果顾客将选中的商品取出,并关闭了柜门,支付宝立即就会对所选商品进行自动结算,无需顾客另行操作支付。
“很方便也很酷,整个购物过程就像打开冰柜拿瓶水一样简单。重要的是不需要你弯腰去‘捡’东西,这是其他自动售货机让我体验最不好的地方。”在这栋写字楼里工作的小刘如是说。
一位顾客表示,与开放式的无人货架相比,这种智能货柜一次扫码就自动结算的便捷,省去了需要多次扫码并确认才能支付的麻烦。
这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零售,让商品能够被远距离非接触识别,让冰柜变身“柜型机器人”,使C端顾客购物步骤更简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百集团旗下的首家无人超市则可定义为“店型机器人”。
“e百购”位于中百仓储关山城市广场店外。1月18日上午9时,《支点》记者在这里看到,店面主题呈简约工业风,面积约20多平方米,透明落地窗的设计让内部陈设一览无遗。
顾客进店购物需使用微信扫描入口处的二维码。第一次要先注册,成功后,店门自动打开。
店内的商品多以食品、饮料、日化类快消品为主。每件商品上都有一张醒目的电子标签,提示“未付款前请勿撕掉商品标签。标签内含金属,入微波炉前请撕掉”。
收银台包括商品识别处和扫码付款处。记者选购好一包纸巾,放在商品识别区,扫码处立刻显示商品金额。顾客可以选择支付宝、微信任一方式付款。
当来到出口处时,语音系统会提示系统正在检测。只要两三秒时间,店门会自动打开。
场景痛点尚需迭代解决
实际上,无论是良品铺子的智能货柜,还是中百无人便利店都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
2017年11月,《支点》记者受邀参观京东总部“内测版”的无人便利店和无人超市,在进店方式、RFID(无线射频)技术的运用以及出店结算方式等方面,都与上述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中百集团去年在新零售领域的表现颇引人关注。2017年10月,中百罗森引进“火星兔子”,实现自助结账不排队的无人收银购物方式;11月,中百集团又与多点合作,在中百仓储门店,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点APP扫条形码直接付款。
然而,这次闯入大众视野的中百“e百购”并不隶属于中百仓储或中百超市,而是中百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孵化的项目。据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目前负责中百集团新业态版块业务,2017年开始主攻无人风口。
“‘无人经济’肯定是未来几年新零售发展的方向,但需要解决的痛点也不少。”该公司总经理李波坦言,去年至今,他们至少接洽了全国数十家相关企业。除了现有的“e百购”模式,良品铺子无人智能货柜技术也曾在考虑范围,“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哪一种模式已经成熟,每种场景都有需要解决的痛点。”
出于安全等问题考虑,目前“e百购”并不能实现24小时营业,须与中百仓储门店作息同步。
“如果有顾客拿出智能货柜的商品吃一口再放进去,我们只能事后通过后台将他纳入‘黑名单’”,良品铺子全渠道策略部负责人曹卓告诉《支点》记者,封闭式智能货柜的货品安全性更有保障,但也存在上述暂时无解的问题。
此外,在目前普遍以使用RFID技术为主的无人零售店内,用来结算价格的电子标签一旦被人为撕去,也会导致商品未经结算就可带出店内。
“这些痛点一定会在技术迭代中解决,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李波说。目前,他们拟在“e百购”内安装智能摄像头,连接店内语音系统,一旦发现有不诚信的行为发生,将自动触发语音系统发出友善的提醒。
“无人”不一定代表更便宜
可以想象的是,相对于传统零售业态,无人零售在人工成本上将大幅降低。
据介绍,良品铺子的首批智能货柜成本在1万元左右,有低温和常温功能,每个柜子可放置30多种商品。
过去3个月,良品铺子智能货柜投放了20多个,以写字楼为主,按照良品铺子的投放思路,接下来的半年还会陆续在武汉投放30-50个。如果测试效果稳定且超出预期,未来很可能会大量投放。据介绍,一旦大量投放,这些无人智能柜的成本将降低至5000元,且省掉了人工成本。在店铺网络上,无人智能柜与良品铺子线下店形成交织网络,由附近门店负责无人柜的配货、补货、维护等。
良品铺子副总裁赵刚告诉记者,涉入无人智能柜领域,是想把门店与顾客的距离从300米缩短到15米。
李波也表示,除了人力成本大幅降低,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一些黑科技应用会降低开店的边际成本。
与超市、便利店内常见的纸质价签不同,“e百购”内的价签有如电纸书一般的质感,且封闭在一个小方盒内。
据介绍,这种电子价签是中百与京东方合作的产品,可实现所有门店价格的统一同步调整。届时,一个主管就可以负责多家门店的运维工作。
那么,既然成本降低,是否意味着商品的价格会低于超市、便利店呢?
记者对比了“e百购”与中百仓储关山广场店内的同款商品发现,前者的价格普遍要高于后者。以合味道的一款方便面为例,在“e百购”售价为6.2元,在中百仓储内为5.6元。
“因为二者定位是不一样的,‘e百购’不是大规模量贩,我们对标的是便利店。消费频次和便利性,决定了我们在定价上会高于大型超市,但是优于便利店”,李波说。
曹卓也称,未来,良品铺子无人智能货柜所售的货品也会与门店商品形成差异化,推出一些定制版的高附加值产品套装等。盈利模式或有更多玩法
上线一周来,从货损角度看,李波对“e百购”的表现还算满意,比预期要好。据了解,良品铺子无人智能货柜上线的前3个月中,平均每天销售额约300元,也超出了预期。
除了销售收入,无人零售的传播价值也越来越被商家们重视。
以“无人经济第一股”、目前估值30亿的友宝为例,两年时间,友宝从亏损直接变成盈利9260万元。而在收入分类中,有2.89亿元为广告陈列收入。
“下一步,良品铺子的无人智能货柜将设计LED屏,承接品牌宣传功能,也可以应客户要求定制柜型、外观”。曹卓说,软化的营收、链路的深化都有望成为推动无人智能货柜的新盈利点。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6月份,良品铺子首个无人门店有望上线。人脸识别、人脸支付等黑科技的加入,或许会为爱吃零食的你添加一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