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有没有网友和乌龙一样,看了俄罗斯最新拍的太空题材电影《太空救援》,这部电影其实俄文名字在片头交待了很清楚,叫《礼炮七号》(Salyut-7),是两位英勇无比的宇航员1985年上天救援失控的礼炮七号空间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对航天稍有了解的网友们一定会对礼炮号的名字有所熟悉,它们是苏联第一代空间站。
上世纪70到80年代,苏联一共发射了7座礼炮号空间站,虽然比起后来的和平号(MIR),礼炮号只有一个20吨重的核心舱,但对苏联、俄罗斯空间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就像我们中国的2座天宫号空间实验室一样,解决了太空对接、货运补给等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礼炮4号(DOS-4),民用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的礼炮1号到7号空间站里,有3座是冒名顶替的军事空间站,他们分别是礼炮2号、礼炮3号和礼炮5号,其实他们的真实身份是“金刚石”(ALMAZ)军用空间站,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空间站较大的体积布置光学、雷达侦察系统,对美国和西欧搜集高价值的军事情报。
▲搭载TKS飞船的“金刚石”,造型和DOS系列不一样
以上三座“金刚石”军用空间站的设计代号是“载人空间站”(OPS),和真正民用的礼炮1号、礼炮4号、礼炮6号和礼炮7号所属的DOS系列连设计单位都不一样,OPS是苏联航天巨匠切洛勉领衔的OKB52设计局研制的,而DOS系列是科罗廖夫领导的OKB1设计局研制的,科的副手米申担任总师。
为了掩人耳目,苏联媒体三缄其口只提三座“金刚石”空间站的礼炮号名字,新闻报道里的礼炮2号、礼炮3号和礼炮5号完全是一副人畜无害小白兔的样子,但总设计师切洛勉为了让自己的“金刚石”扬名太空,只等火箭将其射上轨道,整流罩一抛,空间站外壳上的“ALMAZ”字样就会显露出来。
▲TKS载人飞船模型
“金刚石”拥有当时苏联最好的星载光学侦察系统,包括 “玛瑙1”望远镜和望远镜顶部的ASA-34R宽胶卷相机。航天员将利用“玛瑙1” 照相系统拍照地面目标,在站上冲洗胶卷(画幅50~50厘米),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奥罗拉”(Avrora)闭路电视链路将一些在战略上最重要的照片直接传回地面,整个过程可在大约30分钟以内完成。其余的照片在站上用Rakkord系统冲洗后,将通过11F76回收舱回收至地面,是一种传输型和胶片型结合的超大号侦察卫星。
▲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金刚石
当然,最独特的地方是,“金刚石”居然装有能在太空射击的机关炮。为了防止美国的航天器前来袭击或者捕获它,设计者为“金刚石”设计了一种23毫米口径机炮,航天员可利用瞄准具转动航天站,使机炮瞄准选定的目标,这种机炮被认为是从图-22“眼罩”轰炸机的尾炮发展而来的。
▲23mm太空炮
和DOS系列民用空间站一样,“金刚石”也接纳了不少宇航员,当然执行的都是军事任务,他们搭乘的同样是“联盟”号飞船,不过,“金刚石”原计划搭配的飞船是比“联盟”号大一圈的20吨级TKS飞船,不过TKS飞船最后未能实际搭载宇航员上天,倒是和民用的礼炮七号进行了无人对接。
随着苏联的倒台,“金刚石”的秘密故事也泯灭在历史中,现在已经鲜少有人提及这段美苏太空争霸中惊涛骇浪的故事。
『有趣有料的军情秘闻,尽在乌龙防务评论,喜欢我的观点,就在一点资讯上关注我吧!任何未经授权转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