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警报!核弹袭击美国夏威夷 万人逃难
   来源:西陆军事网     2019年10月16日 04:30

如果一个周末的清晨,你正在暖暖的被窝中睡懒觉,忽然你的手机上接到一条紧急推送:“导弹来袭,请紧急寻找避难处!”你会不会觉得这有点恐怖的不真实?在本周六,夏威夷人民就经历了一场一模一样的状况,集体被吓傻!

“导弹来袭”引发全美恐慌!

事情发生在当地时间周六上午8点08分左右,夏威夷市民的手机上全都收到了一条“导弹来袭”警报的推送:'BALLISTIC MISSILE THREAT INBOUND TO HAWAII. SEEK IMMEDIATE SHELTER. THIS IS NOT A DRILL'(“弹道导弹威胁侵入HAWAII。 寻找即时避难所。 这不是演习'。)

与此同时,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也第一时间也转发了警报。在电视台上放送了类似的消息,并导致赛事直播紧急被中断。

正住在夏威夷的演员Jim Carrey自己也发推表示,当时自己刚刚醒来,头脑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只有10分钟逃命了!!???

在夏威夷居民经历了大概6分钟的全岛恐慌后,该事件才被澄清:原来是夏威夷紧急事务管理局(HI-EMA)的一名员工在本周六犯了一个严重的失误,他不小心在内部演习中按错了一个按钮,导致在周六早晨8:07分,夏威夷全岛人民都误收到了导弹入侵警告。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指挥中心的手机开始显示警报前,犯了这个错误的员工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是直到自己的手机接到了自己发出的推送,才意识到自己闯的祸。

在周六下午,夏威夷州州长、夏威夷紧急事务管理局行政官和一些军方人员紧急举行了发布会,夏威夷州州长David Ige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对此表示道歉:“我为这一失误而对民众们所造成的痛苦和困惑感到抱歉。我也非常的沮丧,并正在尽我所能来立即改善我们的应急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人员配置。”

EMA行政官Vern Miyagi表示,这名犯错的员工感觉很糟糕,他并不是故意这样做的,这是他工作上的一次严重失误,他对此感到非常抱歉。

Vern Miyagi(左) 和 David Ige(右)在发布会现场

一名已退役的陆军将士Miyagi表示,这名雇员已经在该机构工作了一段时间,机构将对这名员工进行重新的培训以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但目前有关部门并没有透露对于该名员工是否会有进一步的惩罚。

在乌龙一场后,夏威夷官员梳理出了事件大概的时间线:

上午8点05分:夏威夷紧急事务管理局(HI-EMA)在换班期间进行了常规内部测试。这是一个涉及紧急警报和无线紧急警报的系统,但没有涉及到警报的测试。

上午8点07分:事务管理局的一名员工在全州范围内错误地触发了一个警告。

上午8点10分:夏威夷州副官少将Joe Logan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证实,没有导弹发射。檀香山警局通知HI-EMA该信息为虚惊一场。

上午8点13分:夏威夷州警报点发出取消民事危险警告的信息。

上午8点20分:HI-EMA通过其Facebook和Twitter账户发布取消警报的公告。

上午8点24分:夏威夷州州长David Ige转发HI-EMA的取消警报通知。

上午8点30分:总督在他的Facebook页面上发布取消通知。

上午8点45分:在获得了FEMA Integral公告和警报系统的授权后,HI-EMA远程发出“民事紧急信息”,取消虚假警报。

万脸懵逼的夏威夷居民

在警报发出后,万脸懵逼的夏威夷居民全部都被吓坏了。在火奴鲁鲁北部一条主要公路H-3上,当警报显示出后,司机们紧急把车全部停在了公路上,大家纷纷弃车而逃,躲在了附近的一个隧道内。

由于担心核武器的袭击,当地居民和游客也都朝着地下车库和附近的收容所狂奔,包括正在夏威夷度假的篮球传奇人物魔术师约翰逊在内...

美国PGA巡回赛的索尼公开赛也正在檀香山举行,高尔夫球手们也由于错误的警报陷入了恐慌。美国高尔夫球手John Peterson当时还在推特上称:愿我的妻子、孩子都能够平安,请上帝保佑这个炸弹威胁不是真的!

还有很多人在得知警报后第一时间发短信与自己的亲人爱人通报情况:

还有的人正开车前往海滩,接到警报后立刻掉头回家与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一起;很多人当场被吓哭;夏威夷大学的学生们事后表示,当时大概有200多人疯狂的冲进了教学楼内,场面十分混乱;911电话已经被打爆,根本打不进去...

而当错误最终被澄清后,公众们的恐慌统统变成了愤怒。一位居民表示,想想一下,38分钟内我们经历这么惊险的一刻,结果最后你告诉我居然是乌龙???很多官员也表示这个错误是“不可原谅的”,并表示“整个国家都被吓坏了!”

而让民众们另一个非常不满的地方在于,在发现错误12分钟后,政府机构在Twitter上纠正了这个错误,但用了38分钟才发出另一个电话警报,向居民证实这是一场虚惊。还有人说,他们从来没有收到第二个电话警报。而这延迟的电话警报也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内知道警报被解除了,除非是特意上社媒上去查看。这对于夏威夷人民来说,未免有些太漫长了。

目前,该事件已经交由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处理,FCC表示目前已经对事件展开全面的调查。

中国8吨“宝物”从天而坠!谁先抢到就归谁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迈入航天战略三步走中的第二阶段,在2016年,天宫一号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了历史使命,不过它现在仍然还在运行当中!

近日,有部分外媒将天宫一号当成了炒作目标,并称其将撞向地球,会对地面环境造成重大威胁。

而对于此,有众多不明真相的“歪果仁”称,“为什么不炸掉它?”甚至还有人说,“显然他们偷到的计划书缺了一页”,“对于某些国家来说,天宫一号是宝贝,所以已经有十几个国家正在坠毁区待命,谁先抢到就归谁”。

不用说,这些话显然是无稽之谈,纯属外媒恶意的造谣,尽管天宫一号已停用,可它仍在我国的掌控之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对于这次关于“天宫一号”将坠毁的消息予以否认。

朱总师表示,我国一直都在监视天宫一号,预计它将在2018年上半年坠落,其坠入大气层后就会烧毁,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据航天专家称,对于像这种大型航天器退役后,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让其受控坠落到南太平洋一处远离大陆的深海区,那里被称为“航天器坟场”。

在航天器受控坠落方面,我国早有经验,去年9月,我国控制天舟一号飞船离轨,经过两次制动进入大气层烧毁,残骸坠入“航天器坟场”。

天宫一号即便将来坠毁,也不会造成什么危险!

事实上,早在结束神舟十号任务之后,天宫一号的所有目标都全部达成,这也符合它预先设计的仅两年的寿命,只不过它超期服役了两年半,这大大超出了预期,堪称是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划时代的丰碑!XLW

7年多以前的2010年9月29日,伴随着“天宫一号”的升空,标志着中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在它的全寿命时期内,它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进步与探索步伐。

时至今日,它已完成了相关使命,按照国际惯例,它也将不再停留太空,而是以一种惊呼悲壮的姿态结束它短暂的一生,即坠落地球。

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

不过,就在我们都在平静的等待这个时刻到来的时候,却有人不淡定了,习惯性的要给中国找麻烦。据部分外媒报道,坠落的“天宫一号”将失控撞向地球。

在一段时间内,这引起了不少外国人的恐慌和业内人士的质疑,还有不少不知情的国人也表示疑惑与担忧:“天宫一号”真的会失控,并如同一颗陨石一样随时向我们撞来吗?

对于外媒的报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对此予以否认。朱枞鹏日前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国一直在监控天宫一号,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让它坠落。坠入大气层后就会烧毁,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由此看来,外媒的相关报道很显然是捕风捉影的不实报道,中国虽然在航天事业上起步不久,对于大型在轨空间站和轨道飞行器的使用和控制没有美俄那样驾轻就熟。

而且让大型航天器受控坠落是门技术活,但实际上中国是有过不少相关成功案例的。2014年11月1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以第二宇宙速度从月球轨道返回,最终落在内蒙古预定位置。

在受控坠落方面,我国于2009年远隔40万公里,控制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丰富海”地区。2017年9月,我国又控制天舟一号飞船离轨,经过两次制动进入大气层烧毁,残骸坠入“航天器坟场”。

而此次的“天宫一号”也将坠入相同海域,即国际上众多航天器选择坠落的“航天器坟场”。因此,外媒的报道只不过是居心叵测的臆测,习惯性的带着有色眼镜来质疑中国航天活动,根本不值一驳。

2018年初,福克斯新闻网、纽约邮报网站等多家媒体刊文关注天宫一号近况。 相关报道指出,8.5吨重的天宫一号飞行器正加速下降,预计将于2018年3月坠入地球。

尽管该飞行器的大部分结构将被再入大气层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高温燃烧殆尽,但仍可能有部分残骸砸向地面。 上述消息给北纬43度到南纬43度之间坠落区域的国家和民众带来恐慌。

更有媒体报道,中国已失去对天宫一号的“控制”,最终落点仍“无法预测”。 纽约邮报网站1月2日刊文称,天宫一号的大部分坠落区域都是海洋,但也有可能落在附近的人类居住区。

只要万分之一的残骸落入人口稠密区,将会造成人员受伤或建筑受损。 文章指出,更危险的是天宫一号携带的剧毒腐蚀性化学燃料等有害物质也可能会随之坠落,将对坠毁点的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严重危及落区人畜安全。

北京时间1月2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航天专家回应上述新闻称,完成任务的航天器只要是在受控条件下返回大气层,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而中国官方从没有发布过天宫一号“失控”的消息,西方媒体相关报道是谣传。

据该专家介绍,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完成飞行任务后一般会在地面控制下坠入南太平洋指定海域。 该专家强调,中国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经验。

多年之前,嫦娥一号就曾在完成任务后受控撞向月球表面,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飞行任务结束后经地面飞控工作人员决策,实施主动离轨,通过几次降轨控制,受控坠落于南太平洋指定区域。

据了解,天宫一号也会采取这样的模式,通过几次太空制动,控制好它的速度以及相关轨道。

而且,天宫一号在重返大气层过程中,大部分部件将会烧毁,烧不掉的部件才会受控坠落在南太相关海域,这个过程中并不会产生大型的残骸以及剧毒物质,中国会最大程度降低对地面的影响。

据官媒1月3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网后最新公布的天宫一号轨道状态每周公告显示,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据报道,与稍早前的轨道状态数据对比可知,天宫一号一直处于受控下落的状态之下,中国相关机构也在密切关注该航天器的状态。

据介绍,天宫一号是中国实施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原设计寿命为两年。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圆满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2016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在完成任务后,由于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已失效,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中国又超车,法媒惊呼中国这个民族太可怕!

中国军备突破重重技术封锁,实现弯道超车逆袭并开始逐步实施技术反封锁的过程,绝对惊艳,写成剧本也绝对是无人能比的精彩大剧。

该报指出,中国军备面临的技术封锁严厉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与地区能够比拟,中国面对封锁时的韧性与坚韧超乎世界想象,中国军备实现逆袭的节奏与速度更是令世界震惊。

法国媒体指出,世界上400多种军备直接相关的技术中,美欧等实施严格技术封锁的就有350多种,就算剩余的不到50种技术,中国没有遭遇严厉封锁,但是也没有办法直接从世界主要技术强国获得任何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美欧等制订了较为严苛的技术封锁制度协议等。比如在航天领域,美国国会议员弗兰克·沃尔夫起草、推动的“沃尔夫条款”禁止美中两国之间开展任何与美国航天局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

自从有了这个条款,中国所有参与国际空间站合作的计划与要求都被严令禁止,成为遭遇歧视最为严厉的国家。

法国媒体指出,除了技术封锁限制,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军备技术强国还对中国进行别有用心的技术欺骗和技术讹诈,比如西方军事强国精心组织策划的利用市场换技术等手段进行的技术阻断计划等。

西方国家就是想利用市场换技术等手段赢取并占领独占中国市场,然后进行技术控制,消耗中国技术创新的动力,最终阻断中国技术突破与发展。

法媒指出,1948美国牵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西德)、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参加的巴统组织。

把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都作为针对中国的禁运产品,比世界上封禁最严重的国家还多500多项。美国封锁中国下足了劲,用尽了手段,但事与愿违。

中国不仅没有在封锁中沉沦,反而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中国是个不屈的民族,也是一个不服输的民族,这是深深刻在中国人骨髓里面的文化基因。中国从来不害怕封锁,封锁技术、拒绝合作没有令中国屈服,并且越封锁越强大。

法媒指出,美国等西方国家显然不太了解中国的民族性格,所以制订了错误的封锁政策,激发了中国人的创新潜力,逼迫中国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

从天舟快递使命必达,到量子计算问世;从大飞机起飞,到涡扇15峨眉发动机问世;从超级雷达诞生,到全电推进技术成功应用,中国军备爆发的速度世界震惊。

美国杜绝中国接触任何隐身战机技术,中国独立自主研发出了世界上唯一一款带鸭翼的隐身超音速巡航战机歼20,美国正在研发的六代机就模仿了中国这一设计。

美国不让中国武器搭载GPS,欧洲利用伽利略系统忽悠中国几十亿,结果中国独立完成了精度远超GPS、伽利略系统的北斗导航系统。

美国针对铁路实施技术封锁,如今中国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铁技术,质量击败德国西门子,技术甩开日本新干线,英美法日就更不在话下。

法媒指出,中国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军用无人机等领域已经成功超越世界。

航空航天、量子通信、超算、核能、高铁、港口龙门吊,中国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弯道超车的神奇故事。

中国高温超导、纳米科技、量子计算等基础科学不断突破;正负电子对撞机、高性能计算机、北斗导航等工程技术硕果累累。新科技、新成果加速转化,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这一切都是世界上任何剧本高手都无法想到的。

法媒指出,最令人震惊的就是,近期中国先后出台技术、装备出口禁令。中国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对指定标准的耙吸式挖泥船、绞吸式挖泥船、斗式挖泥船、吸沙船、自航自卸式泥驳等大型工程船舶实施出口管制。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出口。于此同时中国宣布对稀土进行严格控制管理,严格查处乱盗乱采和私自出口的行为。

可知道稀土可是世界军备工业的维生素,没有了稀土美日欧所谓的先进军备就没有了任何意义,更为关键的中国关键稀土产量占到了世界的96%。

这一封锁将给西方造成多大影响。这还不算,中国还把超导、量子应用、航天、歼20、全电推动、卫星转轨等十几种关键技术作为了技术封锁重点。

中国不仅实现了军备的爆发,技术的突破,并且实现了针对西方的技术反封锁。反封锁就是一种超越的底气,证明中国已经强大到西方必须求助中国的地步。法媒指出,这种情况美国没想到、日本没想到、俄罗斯没想到,欧洲也没想到。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中国军工产业近年来突飞猛进,在许多领域已经超越了美国和俄罗斯,部分开始领跑全球。俄媒称,中国是世界上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之外,第三个既能为本国军队实际生产所有类型武器和军事装备,又能出口武器的国家。

中国国防工业系统是在20世纪40-50年代在苏联大力帮助下建成的,随后长期维持先前的苏式技术状态和组织结构,但在后来的经济改革开放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最初中国国防工业像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军工系统一样,进行无规则、不系统的军转民改革,反而加深了技术落后状况。特别是在国家领导人改变优先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民营经济之后,国防工业失去了此前的优惠地位。

但是到90年代末情况开始发生变化,1998年中国成立国防科工委,2008年改革为隶属工信部的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队成立总装备部。

中国国防工业系统随后进行重大改革,改变此前每种武器系统的生产商都由行政指定、科研院所与生产脱离的国防工业管理体系,组建了11个军工集团公司,其中核、核建和电子行业各1个,火箭航天、航空、造船和陆军装备领域各2个。

所有公司既生产军品,也生产民用产品。每个集团都有几个细分行业集团公司,比如中航一集团内部就有2003年专门成立的发动机系统制造集团公司和5个飞机制造集团公司,整合了几十家,有时甚至是上百家企业、科研院所、实验室和其他机构。

当然,还有许多军工企业没有并入任何一家集团公司,因此实际上无法准确地说出中国国防工业的真实规模到底有多大,从业人员到底有多少。大概估计,终端产品组装企业约有300家,军工企业总共多达数千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

中国军工企业生产大量民用产品,通常都是科技含量相当高的产品,而且对外出口供应,和平时期能够保证整个公司赢利,而在受到威胁或者爆发战争的时期,可以迅速转变生产模式,只生产军用产品,能在几个月内使军品生产规模增加最多10倍。

另外,集团公司内部军用和民用产品联合生产,还能通过技术交流提高所有产品的质量。中国军工企业数量众多,地理分布极其广泛,大大提高了战争一旦爆发后的军工生产稳固性。

可以说,中国军工企业的数量、产能和美国或俄罗斯军队现有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数量大体相当。中国60-70年代在国土纵深地区建设的三线国防企业已经在改革期间基本上全部转产或停产。

但是现在又恢复了在远离沿海的内陆地区建设军工企业的过程,这可以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政策来解释,同时也能看到中国努力实现新经济设施远离沿海地区的意图,毕竟沿海更容易遭受美国海基和空基巡航导弹的打击。

俄媒称,现在中国国防工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在继续借鉴和合成外国技术。实际上,中国一直在研究国外所有先进武器装备,而且多数情况下是私自研究。

当然,中国在“研究”过程中,通常都会对外国产品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完善,哪怕只是几个参数。而且中国在研制新武器装备时,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合成俄罗斯、欧美和中国自主技术的方法。

这种合成完全不同科技流派的军事产品的方法,特别是在合成相当复杂的高科技产品时,要求中国自身必须拥有非常强大的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拥有自主科技流派。

可以说,中国军工业不仅借鉴国外出现的所有先进作战装备的设计理念,而且范围非常广泛,比如中国是除了美国之外唯一同时研制两种第5代歼击机的国家,同时又在借鉴国外防地雷反伏击车的构想,制造各种装甲车辆用于反游击战。

显然,中国在国防工业发展领域将会在较大程度上重复苏联当年的道路。在20世纪20年代初,苏联国防工业和军事科学的技术水平几乎为零,被迫长期完全依赖外国产品和技术。

但是到了60-70年代,苏联国防工业和军事科学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能与美国相提并论,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尽管最近20年来遇到了无数的财政、组织、科技和人才问题,俄罗斯至今仍然维持了苏联军事工业当年的大部分水平。

毫无疑问,中国国防工业可能重复这条道路,甚至会更加顺利,因为与苏联不同的是,中国综合采用行政计划和市场方法,能够更好更广泛地借鉴国外技术。

中国国防工业当然也有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发动机的生产,但是这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原则性的缺陷,也不会对解放军的战斗实力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中国国产发动机与外国产品的区别只是寿命稍短而已,这个缺陷可以通过增加生产数量来弥补。

同样,中国在稍微落后的高科技弹药方面亦是如此。现在越来越明确的一个事实是,西方军队过分迷恋昂贵的高精弹药,在经济上显得很不划算,它们经常不是增强,而是削弱部队的战斗力。

毕竟高精弹药消耗非常快,之后就会无法继续战斗,生产新弹药用时较长,费用又非常高。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军队在高精弹药方面稍微落后,可以说不是缺点,反而是优势,而且特别适合两军对垒的大规模战争。

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定位正是准备应对这种战争,在此方面可以说中国军工业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它生产所有级别作战装备的能力已经追平美国,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除了核潜艇和航母之外,已经远远高于俄罗斯。

而其他任何国家则根本没有机会与中国相提并论。虽然中国在个别方向的武器装备质量不高,但是这种方向越来越少,而且还完全可以通过增加数量来弥补。

一旦爆发任何规模的战争,中国众多的国防工业企业能够确保武器、装备和耗材的不间断供应。无论在任何一个方面,中国军工企业都不会受制于国外部件和技术。

俄媒称,非常奇怪的是,全世界几乎都没有意识到上述事实,甚至包括中国的邻国。他们无视显而易见的事实,仍然奇怪地认为中国国防工业技术依旧原始、老旧,中国只会仿制外国产品,而且性能较差。

另外一个错看中国国防工业能力的典型观点认为,中国军工业只能生产数量极其有限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最不能容忍的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严重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中国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

每年都声称中国核武库只有200-250枚核弹头。在此方面,估计中国军队最少拥有850枚核弹头,最“合理”的评估数字是3500枚,最高估计甚至多达2万枚。

至于常规武器装备方面,中国在所有主要级别的产品生产方面高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一些武器方面,比如坦克,中国现在的生产规模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现在中国同时批量生产6种类型的作战飞机,分别是轰-6K中程战略轰炸机、歼轰-7战斗轰炸机、歼-16、歼-11系列、歼-15舰载机和歼-10系列歼击机,每年歼击机和轰炸机的生产总量不低于100架,超过了北约所有国家,包括美国的战机生产总和。

在个别船舶制造领域,中国可能也已经超过美国,能够最多同时建造6艘052D驱逐舰和4艘055万吨大驱,而美国同时建造数量不超过2艘。与此同时,中国平均每3月至少服役一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外加每月至少服役一艘056轻护。

而且在接装新产品替代老旧装备时,基本按照一对一的原则进行,即在维持先前装备数量的情况下,根本性地改善武器质量(还没算潜艇)。即便是与现在创纪录的生产指标相比,中国国防工业系统的生产能力也能在数月内提高数倍。

俄媒称,令人惊讶的是,俄罗斯也严重低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知为何仍旧单纯地相信中国根本无法大量生产先进武器装备,而且是性能远不如俄罗斯产品的仿制品。

俄专家与美国消息人士一样,特别关注中国海军的发展,完全忽视陆军的发展。尽管中国在装甲车辆和火炮系统生产规模方面,多年前就已超过北约28国的产量总和数倍。

现在还有一个俄罗斯没有发现的极具标志性的实战情节,2012年5月南北苏丹武装冲突期间,中国96式坦克大显身手,有史以来首次取得实战胜绩,令中国媒体非常兴奋,因为它战胜的是潜在对手T-72坦克。

中国军工企业已经制造了3500-4000辆96式坦克和更先进的99式坦克,而且还在以每年数百辆的速度继续制造,它们已经不再定位于与“艾布拉姆斯”坦克的战斗,更不是与“勒克莱尔”或“梅卡瓦”坦克的战斗,而是要一炮击溃这些世界级的优秀坦克。

俄罗斯执意抽象地确信自己在武器装备质量上优于中国,但是实际上中国在大多数级别的武器装备方面已经追赶上,甚至远远超越了俄罗斯。

中国新型坦克不比俄罗斯坦克差,决定两者战斗结果的将不是什么质量优势,而是战术环境、车组人员训练本领和坦克数量。至少在数量方面,中国已经明显地超过了俄罗斯,无论是坦克、火炮,还是飞机和直升机。

俄媒称,现在就连美国都很难保持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平衡,更不用说俄罗斯,而且以后会越来越难。对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是印度和日本来说,保持与中国的军力平衡则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中国国防工业仅在10年之内就完成了史无前例的飞跃,现在任何力量都已经不可能阻挡它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中国内部发生非常严重的动荡,或者邻国采用不对称斗争的方法。

比如使用基于新的物理原则的新武器,才能多少阻碍中国进一步巩固其对周边所有国家和军队的军事优势。但是不要忘记,中国自己可能也会制造这种新武器,而且还会比邻国更早研制。

天宫 超越 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