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洲麦克默多湾的东北部,有3个相连的谷地,它们是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和地拉谷。这些谷的周围都是冰雪覆盖的山岭,但奇怪的是,这些谷地的中央却非常干燥,既没有冰雪,也很少降水,到处都是些裸露的岩石和海豹的尸骨。科学家们把这些谷地叫做无雪干谷。最早走进这个无雪干谷地区的人是著名极地探险家斯科特。斯科特看到这番情景感叹道:这里看不到任何生命,生命在这里都被扼杀了。从那以后,人们也称这个无雪干谷为死亡之谷。这个地方离最近的海岸也有数十千米,海豹这种在海岸边生活的动物不应该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可眼前的这些海豹遗骨,却偏偏说明有些海豹违背了通常的生活习性,来到了这里。那么,是什么促使海豹要从那么远的海岸往这里爬呢?
在这个无雪干谷的腹地,新西兰率先建立起一座考察站——范大,考察站的旁边有一个面积达2500多平方公里的大湖,后来干脆叫范达湖了。1960年,日本学者鸟居铁也分析测量范达湖资料后发现,该湖表面薄冰层(3-4米)下的水温为O℃左右。有人怀疑应是测量仪器出了问题,后来其他科考小组多次探测都得到同样的数据,而且得到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数据。1973年11月,科学家们在范达湖进行了钻探,钻孔穿过范达湖湖面的冰层、水层,钻入湖底岩层,取了岩心,发现湖底水很暖,但是湖底岩层很冷。
范达湖,最深处66米,湖面上有一层4米厚的冰层湖内水温在四米厚的冰层下是0℃左右,水温在15米~16米深的地方升到了7.7℃,到了40米以下,水温缓慢升高。至50米,升高的幅度突然加剧。至68.8米的湖底,水温竟高达25℃,水温竟然跟与南极大陆东海地区夏季表面海水的温度相当。它深度越大,水温越高。湖水上淡下咸。冰下湖水清澈,浮游生物极少,湖水含盐量陆深度增加而增加,形成分层次现象,湖底水的含盐量往往可以高出海水的10倍;氯化钙的含量更高得吓人,是海水的18倍!
目前为止,围绕此范达湖“不冻”的问题,科学界依然莫衷一是,到现在也没有哪一位科学家拿出一个令人满意和信服的结论或答案。为揭开此谜,前苏联考察队利用电波器在他们基地附近厚达3000米的冰层下,又发现了九个“不冻湖”,这一新的发现使得对“不冻湖”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一部分人所提出的“在南极洲冰层下,极有可能存在着一个由外星人建造的UFO飞碟基地或者希特勒在南极建立的研制秘密武器的基地,是他们的活动场所所散发出来的热能将冰融化后形成许多不冻湖,范达湖就是其中之一。”的观点备受关注。
1936年,一架外星飞碟坠毁在德国弗莱堡附近。纳粹德国至少发展出9个“飞碟”研制计划小组,直到二战结束,德国试图复制飞碟的努力都未成功。其中一支2000多名德、意科学家的小组被希特勒派往南极后,至今不知去向。研究者认为,纳粹德国南极基地至今可能仍然存在,并且丝毫没有受到纳粹德国崩溃的影响而照常运行着。1946年12月,五角大楼开始了一项名为“高空降落”(HIGHJUMP)的绝密行动,派遣了大量舰船和飞机前往南极洲,在该次行动中,有3名美国士兵命丧南极,尸骨无归。南极高空降落绝密行动的发起人、总指挥、美国前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也突患精神病“自杀”身亡,“高空降落”行动自此成了美军历史上的秘密之一。1975年,美国南极考察站一架直升机为进入南极腹地的科学家探路,在飞行途中突遇死光,顿时周围一片混沌
飞机失去了方向,机毁人亡;1979年,一架雪茄形的长形飞碟,飞向南极腹地,在途经苏联的南极科学考察站时,在上空停留了四五分钟后才飞走。1998年,美俄两国人造卫星在面积5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腹地同时发现了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