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科学调查与实验给出的,关于人濒临死亡的体验
   来源:丁丁化学     2019年11月11日 23:57

人在死亡来临的前一刻,就这“前一刻”--或许只有数十秒而已,会有怎样的体验?老实说,没人敢妄语,也没人敢轻信。一个稍微让人可信的办法,就是拿出科学的调查与实验,让客观的数据来说说人的濒死体验。

唐山大地震之后,国内科学家们曾专门对幸存者做过一个“濒死体验”的调查。他们随机抽取了符合条件的100人,最后有81例有效数据,调查的主要结果罗列如下:

◆过半数的人在遇险时会快速回忆起自己这一生的经历,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又一幕接连闪现,而且内心竟然是平静和宽慰的,没有恐慌;

◆有近50%的人说自己有种“灵魂出窍”的感觉,意识脱离了肉体,“自己”轻飘飘的晃荡到空中或天花板上,甚至俯瞰着废墟下面的肉身;

◆约三成的人会感觉自己被一种莫名的力量牵引着,通过一段漆黑的隧道,而隧道的尽头就是阳光普照的目的地;

◆也有近1/4的人说,自己看到了久违的早已去世的亲人,如同在等着自己去团聚。

其实,上述四种体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常有听说的,只不过我们惯于将它们视为一种文化对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却不曾想过那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且所占比例还不小。

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更多。据报道,国外研究者除了搜集如同地震中幸存者一类人的濒死体验外,他们还主动创造条件做实验。例如,德国拿药物让42名志愿者先陷入类似死亡的“假死”状态22秒,然后救活后让他们说出那22秒的“临死体验”;日本,科学家们以生命垂危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在他们的头骨中植入微型设备,实时跟踪他们的脑电波,以捕获病人死前的大脑信息。

虽然实验具体细节不同,但结果却是出其的一致。很大程度上,无关文化、信仰、地域、人种等实验对象的主客观区别,人们的临死体验内容相当,即人类的临死体验具有相同性。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是如下看法,将濒死体验分为五个阶段:

首先是感觉安详而轻松,接着意识开始飘出体外,其次被牵引着穿过黑洞,然后与亲友团聚,最后刹那间同宇宙合一。

虽然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关于这种“灵魂出窍”的濒死体验仍然无法得到科学的解释;或者说,科学解释很多,但没有一个令大部分人信服。

不相信的科学家们觉得这就是一种人在临死前的幻觉,纯属主观体验。或者是由于大脑缺氧,或者是脑部的某块地方受损,抑或是机体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让人“失调”、“紊乱”了,分不清真实的视觉、感觉等。

一切都还有待研究。借用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ax Planck)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并不是通过说服对手让他们开悟而取得胜利的,往往是因为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

调查 科学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