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加强项目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工作的策略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9年12月16日 10:27

工程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教材.doc

黄丽玲

[摘 要]本文概要地阐述了招标投标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从六个方面“认识、准备、招标文件内容、评标操作、评标专家、统计分析对比进行了全面的剖析。近几年,我国建筑领域无论从投入到产出,从规模到效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项目投资趋向多元化,企业,个人投资比重上升,尤其在项目上。项目投资的多元化改善了建筑领域的投资结构,但不论是哪方面的投资,其经营目标都是实现项目收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招标投标是建设工程交易的主要方式,建设工程的造价是在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形成的,它对建设项目的收益情况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建设单位应加强招标工作的管理,以确保盈利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招标投标 规范操作

中图分类号:TU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163-01

引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招标采购已经成为分配社会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招标投标发挥竞争机制作用,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管理好、技术强的企业,同时通过招标采购,引入竞争机制,节约了大量的采购资金,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物资采购的质量等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实践,招标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改进和完善招投标工作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 认识上的问题。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建设工程领域引入招标投标制度。2005年七部委制定的《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才使物资招标领域有章可循。多年来物资采购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惯性思维,部分采购人员对招投标工作的严肃性、程序性、规范性等意识上还有偏差,存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轻视;形式上重视,过程中轻视”的情况,认为招投标只是走走形式和过场而已。所以,认识上的不足,造成对此项工作的轻视。

1.2 准备上的问题。程序性是招标投标重要特性之一,仅对石化系统物资招标采购而言,招标准备阶段要根据企业采购需要或项目实施进度要求制定明确招标采购设计图纸及技术规格,由于环节多,缺乏沟通,在招标准备工作中,存在相关人员不能提前了解招投标相关情况;不知道相关的评标标准,不知道参与投标的厂家情况,只能在现场评标临时抱佛脚,导致评标盲目性较大。

1.3 招标文件内容上的问题。招标文件是招标人向潜在投标人发出的要约邀请文件,是告知投标人招标项目内容,范围、数量与招标要求、招标投标程序规则、投标文件编制与递交要求、评标标准与方法、合同条款与技术标准等招标投标活动主体必须掌握的信息和遵守的依据。

1.4 评标操作上的问题。规范性和一次性是招标投标两个重要特性,即是对招标投标各环节的工作条件、内容、范围、形式、标准以及参与主体的资格、行为和责任做了严格的规定,另外投标要约和中标承诺只有一次机会,且密封投标,双方不得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就实质性内容进行协商谈判。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如下问题:现场问询标准、问题不统一。评标细节记录的有的行过于简单,有需要技术条件比较表、商务条件比较表的有省略的现象;另外,存在二次、甚至三次谈价的问题。

1.5 评标专家上的问题。评标专家是招标投标的焦点。由于评标专家在整个评标过程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被看作为权力的象征,一些评标专家便借此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违规评标,收受贿赂。评标专家评标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评标专家的法律知识欠缺、评标常识不足,评标时把握不好重点和难点,评审过于简单;评标时间过于仓促,标书厚,评标工作质量和深度受到一定影响;评标专家的劳务费用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不知该如何支出,支出多少,招标费由招标方直接支付,容易使专家产生一种“拿谁钱给谁办事”的心态,影响了在评标过程中的客观公正性。

2 如何加强招投标工作的经营管理

2.1 积极发展网上招投标

信息在招标工作中,贯穿于各个环节。信息是否沟通及时、是否掌握充分、是否公开透明,都可以直接影响招标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招标阶段需要发布招标信息、发投标邀请、出售标书等,而在评标定标阶段还要依据于信息。这就体现了信息网络化的强大优势,如果在招标投标中合理的利用网络,那么招标信息就能及时的公平的展现在网络平台上,也就是说在招标过程中不应该存在任何的商业机密。招投标单位应该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双方的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招标信息和各个竞标者的实际情况等等。网上招投标这个平台就保证了招标工作的公平合理,抵制了暗中定标的危害。

2.2 细化优化管理细节

对于现在的招投标市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招投标规范文本对不同地区的各分部门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在招标工作中的评分弹性较大,这就造成了不能很严格的遵守《招标投标法》,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招标投标工作的管理细节进行合理的统一,形成一个严格的招标程序。招标工作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和相对具有固定程序的交易方式。現在招标投标的过程是“提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按照这个固定的程序进行工作,还应该细化和优化其中的管理细节[4]。

2.3 切实加强对招投标活动中标底、开标、评标工作的管理。

要想切实加强招标投标工作中的标底等工作的管理,就要严格按照投标工作中中标底的管理程序。在招标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标底进行审查前,标底管理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间将标底和图纸等送到工程的管理部门,而且对于标底的审定和对投标单位的详细情况,各有关部门要进行严格的保密工作,绝对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对这些机密文件查阅或擅自修改。对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法律的培训和加强法律意识,对于招标单位的工作人员严格不能参与项目的投标活动,不能跨越法律和制度的界限向投标单位泄露内部招标信息[5]。

2.4 正确选择招标形式和评标办法

我们常见的招标形式有公开招标、谈判招标、邀请招标等等,最常用的评标方法是最低价中标法和综合评比法等。各种的招标形式和评标方法都各有自己适合的使用情况和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招标单位的工作人员应根据项目的实际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评标方法和招标形式,来达到招标单位能够招到合理的项目中标单位。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一般采用固定单价合同。现在的施工合同是示范文本,在合同价款及调整中,并没有固定单价的选项,所以在招标文件中的合同主要条款上,需要加以改动。

约定竣工结算审核时间。按照有关文件,竣工结算审核一般有一个时限规定,但按照这个时限规定完成审核工作,一般情况下是有难度的。为了避免事后施工单位以此为借口,不妨实现在招标文件中就进行约定,适当延长。

结语

加强招标投标工作的经营管理的目的就是完善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使之顺利的、合法的、公平的运行,保证招标投标市场的良好秩序。对于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相关负责单位和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及时对其进行完善改正,对整个市场的招标投标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招标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之,加强招标文件的管理,是建设单位强化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竞争优选的建筑市场需要,是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它将规范建筑行业经营活动,为建设单位收益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为建设单位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何汝彩.工程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J].广东建材,2000.

[3] 陆丁.寻租理论[A].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集(第二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 郑宇.建设工程招投标社会成本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 张玉萍.规范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场从资格预审开始.中国招标.2006(4):58-61.endprint

文章 工作 标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