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纪律讲堂之 党员干部要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活动
王元胜
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关联着社风民风,影响着党风政风。良好的家风,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追究,是党员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的内在道德规范。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持续改进干部作风、抵制腐败侵蚀,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家族)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等。家风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对所有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生活习惯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社会风气的好坏也自然与一个个家庭的家风息息相关。良好的家风,可以使家庭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充满正能量。反之,家教不严、家风不正,不仅会让家庭成员道德不端,还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破坏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相对于普通群众,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对社会风气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直接影响着领导者本人的作风,而领导干部的作风在工作中、生活上都會形成巨大的示范导向效应,正所谓上行下效。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作风,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二、家风败坏是党员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的重要原因
从近年来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夫妻店”、“父子兵”、“兄弟连”轮番上阵,呈现“全家腐”的特征。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严重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态,带坏了社会风气。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江西省原省委书记苏荣在主政江西期间,家人、亲属利用他的权力大肆谋取私利、收受贿赂、卖官鬻爵。2015年10月,中央纪委在对河北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周本顺被“双开”的通报中,首次使用了“家风败坏”这个词,指出周本顺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统计,从2015年2月至当年年底,中央纪委共发布34份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纪律处分通报,其中有21人违纪涉及家属、亲属,比例高达62%。
三、把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
面对大量贪腐官员暴露出的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甚至“全家腐”等严重问题,党中央把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廉洁齐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2016年初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正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2016年,河南省开展了“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中国石化在全系统100多家企业开展了加强家风家教建设系列活动,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涵养优良家风、争做廉洁表率,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清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家风建设,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信仰信念不无裨益。
无论是古代的贤臣良将、清官廉吏,还是现当代的革命伟人、先进人物,其家风总是鲜明地体现出重义轻利、崇俭戒奢、公私分明、甘于奉献、造福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这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共产党人坚守的价值观。一代名相诸葛亮告诫后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告诫儿子“俭能立名、奢必自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深刻道理,清代名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实际行动为后世敬仰。注重家风家教也是我们党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毛泽东坚持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原则,周恩来亲自定下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条家规”,邓小平一生践行“不为当官,只为做事”的无言家风,等等,展现了崇高的品格和廉洁的操守,为全党树立了光辉典范。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筑牢理想信念,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好家庭这道廉洁防线,注重源头预防腐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一是把家风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工作中统筹推进。从工作性质上讲,家风建设侧重于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可以实现与干部思想教育工作的无缝对接。比如,充分发掘、运用家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迹,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反腐倡廉形势任务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等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把家风建设融进干部监督工作中并形成机制。积极拓展思路,把党员领导干部的家庭情况、财产情况、家属从业、家风建设作为加强干部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家风建设的常态化、机制化。比如,在领导干部年度述责述廉时,将家风建设情况作为述廉的一项固定内容;在领导班子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时,将家风建设情况作为个人事项的一条进行报告;在民主评议党员时,将党员的家风建设情况作为评议一项参考内容。
三是加强家风建设应坚持全面用劲、重点发力。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事关每一名家庭成员,既要全面用劲,也要重点发力。重点应放在领导干部本人、配偶、子女等家风建设“局中人”身上。需要纪检、组织、妇联、团青等不同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家风建设合力,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勤劳、节俭、诚实、守信、奉献等品质。
四是选树先进典型,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家风建设成效。典型引路是党建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应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比如,选树现职领导干部的优秀典型,充分发掘他们的优秀家风事迹,提炼优秀家风家训格言,树立榜样和标杆,以身边事、身边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廉洁齐家、严以用权。在活动形式上,可广泛采取讲述家风故事、编演家风戏曲、开展优秀家风事迹宣讲、寻找最美家风、诵读一封家书等形式,提高家风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是因地制宜,突出家风建设的地域文化特色。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还应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因地制宜,突出家风建设的地域文化内涵。比如,福建南平根据当地革命先烈涌现的实际,开展了红色家风建设活动;洛阳石化结合“自找差距、自加压力、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在家风家教宣传教育活动中重点突出责任担当、纪律规矩意识的宣传和培养。在开展家风建设过程中,应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增强家风建设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纪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