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春市中学生习武兴趣的调查分析-参与调研的青岛市经信委孙晓钟(左)、三易三维总经理张国庆(中)...
张琦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对长春市部分中学生初一到初三的学生和武术教师进行访问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中学生了解武术的渠道众多,他们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真正习武者却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制约武术学习的因素,为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提供建议。
关键词: 武术 中学生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2-0165-01
兴趣是人们认知事物或参加某项活动所带来积极、主动的心理特征,武术的兴趣则是能够积极钻研武术、学习武术,对武术文化有着浓厚的感情等,是学生学习武术能够持之以恒的动力,它能促进并加强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行为,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通过对长春市中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武术课的学习兴趣,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了解武术,提高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促进武术课在学校的顺利开展。本文通过调查长春市中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为武术教学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中学武术课程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长春市一中、六中、八中初一至初三共计300人,其中男生150人,女生150人,平均年龄12-14岁,以及相关武术老师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据本文的需要,作者在学校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查阅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期刊网等。
2.问卷调查法
向学校的学生发放问卷,每个年级100份,共300份(男女各半),收回276份,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9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武术的认识途径
学生了解武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影视媒体和学校体育,不了解武术的人很少。在实地的访谈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自己是通过很多途径了解武术的,并且一直很关注武术。通过调查得出39%的人通过电影电视来了解武术,在所有的途径中比例最高,可见近些年武术与影视的结合,极大地推进了武术的推广和宣传,成为学生了解武术的主要渠道。
(二)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
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而且体育课和课外的时间很少,因此他们将增强自己的体质看作武术学习的根本目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是保证学习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的武术在学校体育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强身健体,而多数学生也认同这种观点。所以不难看出,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还是很高的。
(三)学生武术兴趣影响因素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的形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认清各种因素的作用机理,才能减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认清每一种因素的发生机理。
1.对武术认识的心理落差
中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更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实际接触到武术运动后,却觉得与心目中所想的武术相差甚远,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此时,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对武术慢慢失去兴趣而转向其他体育项目。
2.学生怕伤、怕累、意志不够坚强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作为主要内容,涵盖了踢腿、跳跃、对练等内容,当这些内容在上课中具体实施时,学生可能会因用力过猛或身体没有充分适应而导致出现肌肉酸痛,在实战练习中,也可能导致身体受到伤害。这些情况的出现,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3.教师的职业素养不过关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实施者,控制着教学的形式、方法和内容等具体进度。因此,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以及教师本身的文化内涵、道德修养、教学能力,是决定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武术的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功底不过关,讲解时缺乏艺术性,教学内容陈旧枯燥,示范动作不标准,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
三、结语
巩固学校体育传授学生知识的优势地位,保证学生获取知识的可靠性和延续性。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动机,确保正确的学习目的。继续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激發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改进教学方案将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卞振武.安徽省中学生习武兴趣的调查分析[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6(2):20-22.
[2]韩大帅.武术段位制在江苏省中小学推广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3(5):2-4
[3]邓以华.山东省鲁西南地区中学武术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3).
责任编辑: 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