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进入倒计时,会有怎样的惊艳?期待她的华丽亮相!
   来源:南湖晚报     2019年12月24日 23:16

N 晚报记者 施 兰

12月1日 星期五 晴

经过几个灰蒙蒙的阴天以后,昨天天气终于放晴。阳光的洗礼,让整个小镇都透着一股干净明朗的气息。

下午,穿过居民区,走过鲜花簇拥的环河路,我来到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N施 兰 摄

紧张的筹备工作结束后,今天的会展中心安静得仿佛一个睡美人。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展馆内,企业已经完成了布展,展位前拉起了保护红线,许多展位里的核心产品盖着“盖头”,神秘莫测。据介绍,今年有400余家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业创新企业,将在博览会的展览展示板块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有120余家国内外互联网企业、团队、机构将在新产品新技术发布板块进行“新品首发+专场演讲”;还有10场互联网项目合作专题对接会将在这里举行,为国内外互联网项目方与园区方、资本方架起合作的桥梁。

从展馆缓缓走到会议中心,依然是一幅安静的景象。今年的主会场仍是4500平方米、可容纳3000人的乌镇厅。整墙的背景屏幕壮观无比,洁白的椅子摆放整齐划一,此刻,它们正静静地等待各位嘉宾的光临。

走出会议中心,迎面是一群蓝色的身影。他们就是今年的“小梧桐”,正要进行开幕前最后的走位踩点。作为重要嘉宾联络组“小梧桐”之一的李桂平告诉我,他们组即将进行第N次道路踩点,并且会在途中互相考验,轮流扮演嘉宾给彼此出难题,模拟各种可能遇到的状况,力求万无一失、完美无缺。

N施 兰 摄

看着他们挺拔的身姿和饱满的热情,我忍不住连连按动快门,定格他们美丽的身影。今年的1240名“小梧桐”身穿象征乌镇蓝天蓝水的蓝色套装,将会成为水墨乌镇一道蔚蓝色的风景线。

顺着马路往西走,钢筋水泥的建筑渐渐远去,大片大片的田野映入眼帘,甘蔗、萝卜、紫甘蓝、包菜……淳朴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时间仿佛倒流,回到了过去。这是乌村。在去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初次亮相的乌村获得了众多嘉宾的青睐与认可,今年,乌村将再次参与大会的接待工作。今年首次投入大会使用的麦田餐厅和蔷薇餐厅,将为乌村增加600余个餐位,更好地保障嘉宾就餐。

走进麦田餐厅的后厨,西点师们正在制作各式可爱的西点。从明天起,乌村的中西厨师们都将24小时待命,同时准备了应急方案,以应对各种可能突发的用餐需求。乌村行政总厨朱伟已经是经历了三届大会的“老人”了,从第一届时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有条不紊,他的心态已经很从容:“我们将做好自己的工作,让中外嘉宾尝到乌镇的好味道。”

N施 兰 摄

今年,乌村还将承办10多场各类咖会。想象一下,在这片美丽的田园,互联网思维激烈地碰撞,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

从乌村往回走,穿过农田,走过时尚别致的会展中心,我又来到了古色古香的西栅景区。今天已经没有了游客,原本狭小的巷子看上去宽敞了许多。

在摇橹船码头,几名船工围坐在宁静的河边,正在切磋英语:“This way,plaese”“Watch your steps”“Watch your head”……船工费师傅说:“每年的大会都有很多外宾要坐我们的船,常用的英语必须多学点。”

走进乌镇西栅景区配送中心,由37人组成的配送中心刚刚完成一批蔬菜食品的配送。大会期间,每天进入中心的各类蔬菜和食品将不少于2000批次。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乌镇倡导“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供应理念,和供应商一起推进食材可追溯管理,以保证大会期间各类食材的安全可靠。比如借力蔬菜二维码追溯系统,一袋白菜、一根玉米,只要用手机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知道它的产地、生长过程、施肥记录、采收信息等所有的信息。

走出景区,夜色渐渐降临。乌镇显得更加柔静。

大会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当睡美人醒来,将是怎样的惊艳?期待她的华丽亮相!

时尚 大会 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