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谈独角兽:滴滴、ofo、饿了么的护城河是什么?
   来源:搜狐     2019年12月31日 12:44

被称为“独角兽捕手”的朱啸虎因投资滴滴、饿了么、ofo等独角兽名声大噪。在最近初橙资本组织的一次活动中,朱啸虎表示,滴滴、饿了么、ofo成功的核心是抓住人的根本需求和根本痛点。不过,他对最近火热的在线抓娃娃并不看好,坦言这个行业是“可以赚钱但很难做成独角兽的方向”。

11月27日在杭州梦想小镇由初橙资本举办的第四期朱啸虎见面会上,《陆家嘴》杂志记者采访了这位独角兽捕手。初橙资本是一家以“阿里way”服务有梦想的创业者并与之共成长的创服机构,服务8万+阿里校友及上千家创业公司,以下是朱啸虎的分享要点:

滴滴、饿了么、ofo的共性

陆家嘴杂志:首先你投过很多独角兽,对于独角兽的定义,你是怎么看的?

朱啸虎:行业里定义独角兽是估值10亿美金以上的企业叫独角兽,我们可能希望企业的估值能够可持续,可以持续稳定至少在10亿美金以上。这对投资人来讲比较好,如果掉下去的话对投资人没有意义。估值的核心是是否可以变现,如果可以变现拿到现金那么估值是实际的,如果没有市场,卖的股票没有人接盘,这个估值就比较虚了,有水分在里面。

陆家嘴杂志:之前你说过投资的标准是“大市场,可扩张,可防守”,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独角兽,比如滴滴、ofo、饿了么、映客等等,他们有什么的共性?

朱啸虎:最主要是符合人的根本需求,滴滴解决了人的出行的问题,饿了么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映客是解决了人怎么解决无聊时间的问题,核心是抓住人的根本需求和根本痛点。

商业模式核心还是要高频刚需,比较标准化,尤其是滴滴、ofo、饿了么是标准化的,这样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扩张。

对这些独角兽来说规模优势可以算是“护城河”,比如滴滴很简单,招车两分钟之内上车,核心是快速时间内可以叫到车。ofo是在出去20米之内找到一辆ofo自行车,饿了么也是,我选择的餐厅是否足够多,20分钟之内是否可以把饭及时送过来,骑手是否足够多,能否保证外卖在时效内送到办公室或家里,规模效应非常重要。

陆家嘴杂志:在这些独角兽快速成长中,烧钱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是怎么看互联网企业发展初期烧钱的?

朱啸虎:我们投资的时候这些企业不烧钱,滴滴、饿了么、ofo一开始并没有烧钱。滴滴我们一开始投了200万美金,饿了么一开始一百万美金,烧不了多少钱,主要是解决了人的痛点的问题,用户很多获取都是靠口碑传播。当时我去办公室迎面走过来三个人,其中一个人很兴奋的说,我昨天用滴滴叫车。这种口碑传播效应非常强,至少我们投的时候这些企业都不烧钱。

就算要烧钱也需要竞争而烧钱,靠竞争、业务优势转化为融资优势,靠融资优势去清场,把竞争对手挤走,这是我们容易接受的竞争手段。并不是说模式本身需要烧钱,如果模式本身需要烧钱说明这个模式不成立,可能是伪需求。

比如一个上海的创业公司找我聊,说上海两个月做到每天三千单,成长很快,这个公司主要是为大学生做洗衣,客单价每一单是19块钱,他发了20块的券,基本上是免费洗衣的,那么业务肯定发展快,但是券一旦停掉之后,这些订单全部消失了,这是典型的靠烧钱刺激出来的伪需求。一旦烧钱停掉之后就没有人用,。滴滴现在券很少,基本上没有,但是用户还是会用,这是非常典型的刚需痛点,没有券用户还是离不开的。

在线抓娃娃难成独角兽

陆家嘴杂志:目前市场上,有一些领域很火,看似可以产生独角兽,但也可能只是伪独角兽,比如在线抓娃娃机。目前在线抓娃娃机的APP已经有30多家,这是一个可能产生独角兽的领域吗?

朱啸虎:这个市场很典型,是可以赚钱但很难做成独角兽的方向。为什么?抓娃娃机是长期留存客户非常低的方向,很多时候挖娃娃机可能是路过这个地方,正好要等人有空闲时间。在线抓娃娃机可能性很少,可能正好是看到广告点进去,现在有空闲时间玩一下抓娃娃机,但不会经常在那里。抓娃娃的长期留存非常差,基本上是不断地获得新用户。花钱获取用户,然后用户玩抓娃娃机,非常类似于一元购的体检,这种方向可以赚钱,但是很难成为长期的独角兽。

陆家嘴杂志:除了在线抓娃娃机以外,你观察到哪些很火但是不会出现独角兽的领域?

朱啸虎:O2O中很多上门服务曾经非常火过,但是现在看来O2O上门服务是伪命题,它并没有提高行业效率,比如上门烧菜,一个厨师在饭店里烧菜每天可以服务上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但是上门服务一天只能服务几个用户,效率大幅度降低,除非只做高客单价高端用户,这样的话市场会很小。中国互联网有很多曾经火过的模式但最后证明商业逻辑并不通的。

陆家嘴杂志:对比国内国外,一些商业模式比如在发达国家会非常普遍但是在中国行不通,但是有些商业模式在中国做得很好但是在国外行不通,可以举一些例子分析一下吗?

朱啸虎:很典型比如直播,在中国现金流利润非常高,但是在海外市场有人看到需求但是付费意愿弱很多,比如美国的直播网站看的都是十几岁的小朋友,付费能力差很多,这典型适合亚洲文化,在西方世界可能发展很一般。比如musical.ly,在美国发展很好,美国人的表演欲望强一些,在中国做没有做起来,但是在美国的发展非常好。最近一两年又不一样了,比如抖音在中国火起来了,90后00后像美国一样表演欲望开始强烈起来了,所以抖音几年之后在中国火起来了,所以整个用户群的行为不一样造成了整个商业模式是不是跑起来,这是很重要的差异点。

比如知识付费,说实话在十年前,在PC互联网时代已经有人做过知识付费,但是基本上不成功,今天得到、荔枝微课等知识付费企业发展得相当不错,现在90后、00后还是非常愿意付小钱,他们对这些价格都没有这么敏感,所以一代人的变化产生了知识付费反而卷土重来,变成了可行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时代变化造成了用户行为本身发现了很多变化。

陆家嘴杂志:捕捉下一波独角兽,你会倾向于哪些方向?

朱啸虎:我们比较偏社交和交易,不管中国还是美国相对来说独角兽更容易出现在交易或者是社交平台,纯内容的平台可能性比较小一些。

看电影,制作内容型的公司成为大独角兽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可重复性弱,而社交平台可扩张性更强一些,所以成为独角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娃娃 用户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