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三届楚商大会签订项目投资总额19426亿,七批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签约过万亿
□本报记者 黄聪
" 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
11月26日,作为7家在汉部属高校中最后一个登上"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大舞台的高校,华中师范大学专场活动将举行,著名相声演员冯巩作为华师校友,也将参加。
今年以来,武汉市招商引资签约资金已达21098亿元。"校友经济"引资已破万亿,已达10678.4亿元,占据武汉招商引资半壁江山。
而此前的11月15日至17日,第三届楚商大会在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湖北利用楚商大会平台签订项目达229项,投资总额4917.9亿元。而四年间,已连续举办了三届的楚商大会,签订项目投资总额达19426亿元。
湖北的引资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而这背后是对"楚商+""大学+"新路径的探索。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湖北、武汉的招商引资经过了"楚商-校友-商会"的历程。
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超六成
改革开放后,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湖北商人很多,在一些行业显示出卓越的影响力。但遗憾的是,他们依然如一盘散落的金珠,零星地镶嵌于长江两岸、长城内外。
2010年12月,,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广泛征询企业家、学界、行政领导意见,各方一致认为"楚商"是湖北商人统一称谓的最佳选择。
从此,湖北走进全新的"楚商时代"。
11月16日,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介绍,楚商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各地冠以"楚商"字号的商会达97家,冠以"湖北各市州"的商号、商会有300家,楚商在全国商帮中排名第五,中西部排名第一。最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中,楚商同样排在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
有了"楚商"的专属称谓,湖北又提出"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和亲商、安商、富商、和商的宗旨。
目前,楚商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马来西亚、南非等地设立了10余家商会、同乡会,联系各界人士近1000万人。
三年后的2013年11月,楚商联合会宣告成立,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新兴商帮横空出世,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联合会成立的同时,举行了"首届楚商大会"。如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楚商大会,签订项目投资总额达19426亿元。
" 人们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现在,就算是'九头',也是一条心。"九州通(600998,股吧)医药集团董事长刘宝林说。
" 360回归A股,从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变成中国本土民营企业,这是一次重大抉择。我们要扎根中国土壤,为守护国家网络安全贡献力量。"360集团创始人兼CEO周鸿祎说。
除了巨量资金的引入,湖北企业家们也以特立独行的做法,引领着楚商精神。
" 我60岁了,我要把过去的60年扔到一个盒子里,从零岁开始,希望还有一个甲子的时间,全心全意为楚商服务,为湖北服务!"陈东升说。
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政商关系也是如此。
陈东升表示,商会是现代工商文明的高级形式,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新一届楚商联合会将继续发挥优势,广交朋友,把天下楚商的力量汇集起来,更好地服务家乡、建设家乡、回报家乡。
统计显示,湖北市场主体突破420万户,每万人市场主体达到729户,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5户,继续位居中部第一。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
楚商向浙商致敬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年轻的楚商直接对标浙商。
" 楚商一成立就有标杆,向浙商学习,向浙商致敬。"11月15日,陈东升在与浙江商会嘉宾的对话中,对浙商推崇备至。
浙江省商会会长、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将浙商精神归纳为6点,包括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报国兴业的担当精神、开放大气的合作精神、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 实际上,这六种精神的提炼和楚商的文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王建沂说。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详解浙商和楚商的相同之处,他说:"浙商是草根起来的,随着这么多年改革开放不断壮大,群体不断壮大,浙商和楚商有一点是相通的,大家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报国胸怀都是一样的。"
在谈到楚商文化与浙商文化差别时,卓尔集团董事长阎志说,无论浙商还是楚商,能够把企业做好做稳,肯定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比如创新、重视人才、重视管理等。
" 不同的是,楚商要从浙商身上学习全球视野,比如马云做全球贸易,郭广昌做全球并购,均瑶集团也是全球布局。" 阎志说,当然,楚商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家国情怀",这是楚商血液中最根深蒂固的东西。比如陈东升关注中国人的医养问题,雷军专注中国制造问题,周鸿祎落点国家安全问题,汪潮涌关心年轻人的创业问题,这份家国情怀值得称道。
斗鱼直播创始人陈少杰表示,在武汉实现了自己的求学梦想和创业梦想。作为新楚商的一员,他说,湖北商人勇于创新,很精明,这非常符合互联网行业。我们有很多前辈,如雷军、周鸿祎都做得非常好,得益于湖北人的这种精神潜质。
信中利资本集团董事长汪潮涌在谈到楚商精神时称,在经商方面楚商和浙商有很大差别,虽然都崇尚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但是浙商比我们走得更靠前,更有执行力,这是楚商需要学习的。
不仅如此,9月初,武汉市民营经济招商大会首场活动召开,60位来自上海浙江商会的企业家带来了11个项目1292亿"大单"。浙商来汉投资打响了"商会+"的"第一炮"。
" 资智回汉"是一部连续剧
武汉有89所大学,大学生数量在最高峰时,有130万,为世界之最。从最近30年来看,从武汉毕业的大学生超过300万。在叶青看来,这是一笔财富。
2月28日,武汉创造性提出"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邀约全球武汉校友智力回归、资本回归,助推武汉赶超发展。一批知名校友热烈响应,"回武汉"成为潮流。
5月26日,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成立,统筹在汉高校校友的组织、协调、联络等工作,让校友资源不断向武汉聚集。
数据显示,至11月18日,武汉高校共举办七批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专场活动,吸引校友签约项目总投资10678.4亿元,形成强大气场,开创城市"校友经济"新模式。
叶青认为,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不仅仅是邀请了一批企业家到武汉来投资,也不仅仅是邀请了一些优秀的校友回到武汉发展,对武汉这座城市而言,是一种综合效应。
武汉全面启动"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以来,形成了市、区、高校、校友多方联动、合作共赢的生动局面,探索了资智回归的武汉模式。此前,各区已开展校友资智回汉系列大型活动40多场,方式灵活,务实管用。
叶青说,武汉市创新性提出"大学+"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新政吸引大学生留汉,将为武汉城市发展带来"新融合"。留下来的这百万大学生组成的家庭,更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会产生住房、医疗、教育等更多消费,也将催生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
武汉市招才局负责人表示 ,"资智回汉"是一部连续剧,每一集都有自己的故事,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校友群体的特点,共同探索"大学+"新模式。
第七批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中国地质大学专场,现场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本报记者 吴薇 摄
(责任编辑:孙岩 HN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