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帆软用户大会暨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随着大数据的争相涌现,数据应用形态逐步走向开放、共享、智能,此次大会帆软就是要提供这样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
成立于2006年的帆软很低调,因为这是十多年来第一次举办正式的媒体见面会;帆软也很强大,团队规模从最初的3人到现在的600多人,从第一家客户到如今超过6000家,从靠回款注册公司到现在预期销售额超2.5亿元,这一切都源于帆软坚定的发展方向——围绕数据,并开放和共享。
FineReport+理念,让数据成为生产力
从7.0时代的工具思维到8.0时代的业务产品化,那么9.0时代如何更上一个台阶呢?帆软给出的答案是,让数据成为生产力。将数据资产、运维管理数据和数据利用三大能力全方位帮助用户提升,为此,帆软提出大生态战略。
首先,开放的生态。专业事情交给专业的厂商,帆软专注优化基础核心模块。面对每天超过10条非标准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帆软提出了差异化构想,9.0规范了API和开发文档等等。
比如,2017年可视化插件开发大赛,有超过2000个开发人员参与,目前发展应用中心已经上架了100个个性化插件,包括大赛的成果50个插件也将在12月发布。此外还有诸如9.0和简道云的对接、引入了专业短信服务提供商等等。
其次,共享的知识。据了解,每天有200万个用户在使用帆软的产品进行查询、填报、展现、多维分析等操作,另外,每年有超过10万+关于FineReport的问题产生,这么多数据摆在面前,怎么能利用起来?
第一,建立云中心问题库。将用户在浏览过程中和云中心问题库的问题进行匹配。帆软累计收集了超过10万个报错问题,后面会进行分类整理。
第二,模板和组件共享功能。有很多领域的模板是可以通用的,比如财务。在帆软200万用户的产品中,有很多模板是能够被修改后可以直接用的,这样高效的提升了用户的开发体验。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企业想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数据平台,是不需要从头到尾自己搭建的,也许直接把别人的模板拿来修改复用就可以了。
最后,提高智能属性。开放的生态,共享的知识,最后就要落到实处,这个实处就是智能。帆软认为,只有从功能和应用性角度让用户感受到体验才叫智能。
第一,面向设计者AlphaFine智能助手。所有的功能、设置、组件、插件以及FineReport知识都可以通过AlphaFine找到入口,能够基于用户的搜索偏好提供更智能的解答。
第二,面向业务用户,提供智能参数组合,根据深度学习和用户的查询偏好智能的推荐用户习惯使用哪些参数,直接加载所有的数据,这样免去了你每次删减的麻烦,让用户更快速的直达他的数据。此外,9.0智能填报功能使用了智能异步加载技术,性能提升超过7倍,并带来了智能的自定义导入,比如可以智能的选择Excel的哪一列和哪一行。
第三,面向运维人员,提供智能运维,可以实施监控系统内存和CPU的利用率,当它达到提前预测的指标时,通过短信、邮件进行提前预警。另外,围绕用户与权限也做了很多的改进,比如基于部门职位和基于角色的权限分配机制,可以直接基于用户分配权限。还有权限克隆,可以把所有的部门克隆给另外一个决策等等。
最后,帆软产品经理杨为华表示,“FineReport9.0做了很多的功能,但里面做得最好的不是我们的产品,也不是我们的研发,而是各位用户。”因为无论是在论坛,在文档共创计划,在VIP共创计划里面都能看到用户活跃的身影,即便研发测试不够完善为他们带来麻烦,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帆软。
FineBI 4.1:深度整合,全方位自助分析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数据逐渐被分散在不同的数据库中,企业面临着数据多元以及数据量的问题。比如,在互联网时代,除了要分析企业自身的生产数据,可能还需要分析其它市场同行业的数据。帆软的FineBI产品完美的解决了跨数据源的数据孤岛和多数据源问题。
第一,FineBI的定位是提供给基于企业的业务人员自主分析的一款工具,相当于给业务人员做自主分析,探索发现数据中潜在的业务价值,给企业做正确的决策引导。如果FineReport是一桌精心准备的满汉全席,那么FineBI就是可供选择的自助餐;如果说FineReport是专业复杂的PS,那么FineBI就是适合大众的美图秀秀。结论就是,FineBI的应用性更高,使用台阶更低。
FineReport目前主要专注于复杂专业分析的数据分析产品,比如国内比较典型的分布式;FineBI产品则是专注于业务人员的数据分析探索。这两款产品通过不同的定位来满足不同的人群跟企业的应用场景。
第二,自助式服务。在应用层面,在甲方使用人员去用这款产品创造自己想要的数据产品层面非常的便捷,这样的“自助式服务”在未来的大数据时代也是越来越需要的。同时,FineBI作为帆软公司一个战略性的产品,使得整个帆软公司的战略重要性得到了跃升。
集中优势资源,帆软+合作伙伴计划发布
“帆软做事的风格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落地,必须长久的让双方的合作有价值”帆软BD总监付一然强调。帆软+计划,就是要让符合条件的IT厂商的合作伙伴互惠共赢。把帆软12年来积累的方法论,线上线下的活动都开放出来,包括资源置换和推广计划两个模块,以及数据驱动、品效合一、场景连接和资源放大四个核心内容。
帆软+的第一个伙伴就是视源,由于双方的基因差不多,都比较有激情,比较务实,对产品测试后一拍即合。对于帆软来讲,MAXHUB的设备是最理想的展示的平台;对于视源来讲,帆软是最酷的展示工具。视源MAXHUB企业事业部总裁张研女士表示,MAXHUB智能交互平台的厂商,与帆软之间的合作是处在开放共赢、互通合作的前提下。
付一然表示,通过集中一切优势资源,希望跟与帆软场景互补和资源互补的合作伙伴形成共赢的局面。
结语:帆软确实很低调,以至于很多人对都他不熟悉,成立11年来,去年才有了PR岗位。在帆软CEO陈炎看来,线上营销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帮助帆软提升了跟客户交流的层次,二是让帆软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客户背书。从2006年到2017年,从小数据到大数据,到云计算、人工智能,帆软希望通过大产品思想和大生态战略,连接并解决更多有关数据的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