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商攻破“李家的城”
   来源:百度百家     2020年02月29日 21:24

马云

“屈臣氏、百佳、和记电讯、惠康。。。看着一间间诚哥旗下的店铺”,他其后写下最精彩的华彩之章:“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若干年前,一个香港小学生作文中如此写到。因为香港人衣食住行,都逃离不了以李嘉诚为首的四大地产商。

不过限制,李嘉诚不但已经渐行渐远远去,香港四大地产商精心购置的零售业护城河,也正被打破。因为马云的电商来了。

以前,中国香港零售业发达举世闻名,但发达的实体零售业和昂贵的租金也造成了中国香港电商发展滞后。这种电商的滞后,让香港居民的购物完全离不开地产巨头的零售产业。

不过随着国内电商巨头在华南地区建设起大型物流仓储设施,不但满足了本地需求,更意外地辐射到了中国香港,让国内电商在中国香港立稳脚跟,打破香港零售业被地产商垄断的格局。

香港特区一直没有孕育出电商购物环境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免税港再加上传统零售业发展成熟让香港特区的实体零售业太发达;第二个原因是香港物流业成本高,这对人力密集型的快递行业发展不利;第三,香港特区土地价格太昂贵,电商无法建立大型物流仓。上述三个因素让香港特区既是零售业的天堂,又是电商的荒漠。

不过近两年随着国内电商积极在华南地区,尤其是毗邻香港特区的惠阳等地建设大型仓储,却意外地解决了香港特区发展电商业务的瓶颈:这些物流仓一方面向国内供货,另一方面能辐射到香港特区。

只有1104.43平方公里的香港特区是弹丸之地,广州单单一个花都区的土地面积就有970.04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只要通关能顺利,就能解决当日达、次日达的问题。目前顺丰、圆通、申通等国内耳熟能详的快递公司在香港特区均发展顺利,这意味着国内电商巨头能与这些熟悉的小伙伴一起开拓香港特区市场。

此前香港特区没有电商,因此也没有培养出电商用户,“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就一直无法破除。但随着华南仓储有能力辐射香港特区,缺乏电商用户的问题却发现根本不是问题。

由于无需支付昂贵的铺租成本,诸如家庭洗漱用品、洗衣粉、卷纸等家庭日常用品,甚至能做到比香港特区当地超市还便宜,备受香港师奶们的欢迎。随着赴港留学、工作的“港漂”族越来越多,这个完全适应在国内电商平台购物的群体的特殊需求——诸如北冰洋汽水,张飞牛肉,浙江咸亨火腿腐乳、徽记好巴食豆干等地道内地老字号,也只有通过电商平台才能获得充分满足。

目前国内电商平台只能算在香港特区打开了一个缺口并站稳脚跟。长远而言,不论对于香港本地居民还是国内电商平台,国内电商在香港的发展均意义重大。对香港本地居民,电商让其有更多廉价商品的选择,摆脱本地实体零售巨头的制约,香港特区本地的互联网创新也将获得推动。而对于国内电商巨头,进入香港特区能让其更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并在香港这个金融中心推动支付宝、微信等应用。

长远而言随着国内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国内品牌通过电商平台向香港特区销售的商品将越来越多 。

尽管现在只是一个开始,但电商时代,终究还是来解放香港的消费者了。

香港维多利亚港

香港大商

家庭 屈臣氏 香港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