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对于书法的热爱,始于外公的一方辽砚、成于恩师的教诲与自己的努力和钻研、而终于对书法艺术所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作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秘书长," 翰墨薪传 " 是她对辽沈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的期望。
从一级政府的副职,到执掌一市妇联工作,再到如今的著名书法家,身份的转换带给她的更多的是一种积淀——当她在你面前,说起自己习书的经历、说起对于书法传承的期许、说起给予孩子们的建议,语气中有严厉有温婉,更多的是如知心阿姨娓娓道来中寄予的希望。
缘起:一方辽砚的吸引
李琳出生在辽宁本溪的书香门第,受家中长辈的熏陶,从小便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其父李福臻热爱书法,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书法家。在父亲的教导下,7 岁时便开始临习名家字帖,同时兼习诗词,这些传统文化从小便在她的心上扎根发芽。
而真正让她对于书法产生兴趣的,是外公的一方辽砚。
" 那是一方特别的砚台,上、下两层,雕刻精美,至今我还精心地收藏着,它上面雕刻着‘效古人之结义’六个字。" 正是出于对外公家这方砚台的好奇,年幼的李琳开始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看见砚台的那一刻起,她便梦想着自己也能够用上这方砚台,于是便开始了 " 写大字 " 的假期生活:" 其他孩子多出去玩耍,我自己在家练字。那时候条件也不太好,墨汁都得省着用,多兑点水,而且最后直到笔上的墨汁都写得没有颜色了,才去洗笔;10 多岁的时候才第一次接触宣纸,之前都是用报纸练字。"
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学的时候,李琳就已经是全校知名的小书家,她的作业本从来都是老师展出的范本。
终于有一天,那是李琳已经学习书法 4、5 年之后的一天," 是一个周日的早上,父亲很郑重的把外公的这方砚台传给了我,算是对我学习书法的一种肯定吧。"
李琳至今记得第一次使用这方砚台时的兴奋、激动与小心翼翼:" 多年的梦想终于达成了!"
大学的时候,她学习的专业虽然是生物学,但却从未停止临习书法,这要得益于她的恩师林晓鹏的引领与培养。
" 时任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本溪市书协主席的林晓鹏先生对我偏爱有加,悉心培育,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痴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先生既是全国知名的书法家,又是书法理论家,跟他学习的那些日子让我终生难忘。" 多年习书中自己不解的难题,仿佛都在那一段时间里一一破解,这段时间里,李琳进步迅速,当年便斩获 " 全省大学生书法比赛 " 一等奖,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生。对于恩师的帮助,李琳的言语间充满了感恩与崇敬。
与此同时,李琳当时所在学校的一名书法教师,因为心脏病发作,永远倒在了讲台上。经校方领导研究决定,她被破格留校,成为一名大学书法教师。
始于书法讲台 终于书法传承
突出的业务能力,低调的做人风格,李琳很快得到校领导的认可,被调到校党委办公室工作,之后又被本溪市委宣传部相中任宣传干事,其后曾任桓仁县副县长、本溪市团市委书记、市委副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本溪市妇联主席。一步一个脚印,无论角色如何转换,李琳始终坚持着自己心中的挚爱,在她所工作过的每个地方,都要竭尽全力传承和弘扬书法艺术,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活动,为当地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多年对书法艺术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李琳对心中挚爱的书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在山东师范大学的邀请下参与了大学书法教材的编写。
因为放不下对于书法的挚爱,她调入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任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全职负责书法的创作研究和传承推广,并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换届中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秘书长。
" 就我本人的学书经历来说,是一方砚台引发了我学习书法的兴趣,把我引上了学习书法艺术之路。砚台也好,书法也好,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我想对孩子家长说,很可能就是家里一件不经意的老物件就能引发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礼物和玩具时,尽可能考虑带有中国元素,从小给孩子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传统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信仰,是根,要让传统文化慢慢浸润孩子心灵。" 李琳如是说。
研习书法进而提高文化修养
" 借着这个采访,主要是想和孩子们说一些话,当然,这些话可能还是主要给家长、老师听。包括我刚刚说过的,和即将要说的 " 李琳笑着说。
首先对于孩子的兴趣要呵护," 回想自己小时候学习书法,老师总是给予肯定,现在想,当时作为一个小孩,能写多好?可是老师的鼓励就是巨大的力量。你看,宣纸是洇的、笔是软的、腕是悬的,孩子们能坐下来专注地写,多不容易啊。"
" 字帖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选,符合孩子的心理,这样才会有兴趣练习下去。" 李琳建议临习书法一定要从正书练起,无论是楷书还是隶书都要让孩子自己从经典中挑选字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她曾调研省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书法教学情况," 全省各学校的书法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看全省专业书法教师还是比较短缺,这是制约我省青少年书法普及与提高的关键。""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几乎所有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程。据了解我省现在已有 30 多所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每年培养大量的书法专业人才。一方面是中小学书法教师短缺,一方面是书法专业人才闲置,这是当前我们有关部门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这次活动与习总书记的要求是一致的,引导培养孩子们了解学习中国书法艺术,翰墨薪传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手协同合作,为孩子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更好的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