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奇切斯特大学学院及课程设置情... 学院设置 学校分六个院系,其中...
祁玥
摘要: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教师面临更为严苛的职业能力评判,社会对复合型教师人才的需求量更多。对于师范类院校理科院系来说,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师范类院校理科院系课程设置特点,然后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师范类院校 理科院系 课程设置 特点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145-01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教师队伍,师范类院校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做好课程设置,满足复合型师资需求。对于理科院系课程设置来说,必须依据社会需求,培养更多能够满足自然科学等理科教学的新型教师队伍,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知识。基于此,加强对师范类院校理科院系课程设置特点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师范类院校理科院系课程特点
第一,基础性特点。所谓的基础性特点,就是通过最为基础的科学概念,在理科院系学生具备专门化、学术化的局部专业特点基础上,逐渐提升自己的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注重学生跨学科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提升其综合素养。
第二,全面性特点。理科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遵守全面性特点,注重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科学理论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搭建,为学生全面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第三,适应性。课程设计中,需要根据学生特点不同、需求不同,采用分层设计理念,提升课程的层次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理科课程设计中,还应该与全球一体化发展、国际化发展、信息化发展等相适应,同时树立综合理科的观念,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整合在一起,具有鮮明的时代课程特点。
第四,教师职业化特点。通识性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师范类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必须改变传统理科教育理念,将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师资作为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升理科院系学生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第五,课程结构学际性。关于理科院系课程设置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科之间的交互性,淡化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对分科知识进行模糊化,提升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在课程中,往往通过一条线索进行问题的研究,但实际上各个事物之间包含了相互的联系,从整体出发进行思考,找出内在的联系,提升课程整体的针对性。
第六,课程内容开放性与整合性特点。在理科院系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各科知识的整合,同时结合生活经验,整合社会性综合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实践活动越加深入,产生的实践性、交叉性问题越多,通过设置开放性的课程模式,能够帮助理科师范类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提升其实践能力。
第七,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特点。理科师范类课程评价设置过程中,应该关注过程评价,用质性评价替代量性评价,将评价的作用有甄别转为激励,能够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成果、态度、价值观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通过发展性课程评价,促进学生更多地思考问题。
二、师范院校理科院系课程教学模式
师范类院校理科院系课程设置能够顺利的实施,不仅得益于上述特点,同时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
第一,直接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理科课程中基础知识、原理等讲授内容。在师范类理科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理论讲授,也需要进行实践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第二,专题讲座教学法。通过专题讲座形式,能够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更加先进的学科知识。对于研究性课程内容,需要针对学生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研究需要以及学习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题讲座。通常来说,实施专题讲座教学,需要事先收集问题,然后确定讲座的内容,提出问题解决策略,进行相应的讨论学习,最后实施总结。
第三,研讨交流教学法。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定期开展研讨会,根据学生在学习、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确定研讨会的主题,设置一些能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在选题方面,应该根据理科课程实际或者理科教师职业发展进行选择;在研究方法上,应该根据学生选择的课题,找出最佳的研究方式,优化教学的程序,发挥小学合作的优势。
第四,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后,教师需要引导与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实际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从实践教学中获得知识、技能。具体实施中,教师应该先明确实践教学课题,确定合适的实践场所,对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最后撰写实践报告并总结。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师范类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师范类院校发展提出新的需求。对于理科院系来说,在课程设置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满足理科师范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理科教师。
参考文献:
[1]陈晓青.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师范类教学论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15(8):32-33.
[2]陈昭贵,刘桂林,吴晓明.关于地方院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以惠州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5(3):35-36.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