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微控制器下的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设计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03月13日 11:23

基于嵌入式微控制器的网络化智能监控系统

邓文琪

[摘 要]伴随大规模储能策略的发展,储能监控板块作为储能体系的核心部分,对保证科学调度,持续用电以及人员安全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给出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硬件设计,分析了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功能,给出监控系统硬件设计方案,信息采集电路和存储单元。进而研究了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软件设计,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设计,给出软件主要任务。

[关键词]储能;持续用电;锂电池;嵌入式;微控制器;驱动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0-0107-01

1 引言

锂电池是一种动力电池并且被广泛运用在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中,在电动型交通工具中,常对锂电池单体完成大规模串并联操作,使之满足输出功率的标准,需要对锂电池参量及时监测判别电池组状况,保证其正常工作。本文采用LPC1768为控制中心,并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完成程序设计。

2 嵌入式微控制器鋰电池参量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2.1 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功能

本文设计的锂电池监测系统主要包含信息获取,信息保存,上位机通讯,电池故障保护。数据获取主要获取电源电压,温度和电流状态。并及时对获取的信息保存,对电源状态和监控信息进行保存,并对上位机发送的指令存储。

2.2 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监测系统的中心板块是嵌入式微控制装置,而32位的嵌入式微控装置为控制装置的主流。为达到监控系统的功能需要与日后拓展系统需求,嵌入式微控装置预留了接口,包含12组USB接口,2组UART,2组CAN通道,保证能够在68MHz下工作,并设置Flash存储装置。

2.3 信息采集电路

信息采集电路选取电池监测芯片,内部设置了2个12位ADC,测量串接电源的电压,2组温度传感器电压,完成各组电池的测量,最大偏差保证在0.3%间。主控装置采用SPI调节LTC的启动电压完成温度采集,进而通过总线回传采集信息。

2.4 存储单元

在控制面板上拓展64兆字节的存储单元,能够保存电池信息,状态和通信命令,在整个系统中采用信息调控电路,把电流数据转换为电压数据进而输出到AD接口中。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通过CAN实现通信信息转换,并与上位机进行通信。

2.5 本章总结

本章主要完成了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硬件设计,研究了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功能,系统硬件设计方案,信息采集电路和存储单元。

3 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和测试

3.1 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

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从系统实时性,多线程运用角度出发,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实现锂电池监测,并完成硬件层驱动。驱动方式包含AD驱动,SPI驱动,定时装置驱动等部分,并运用在实时系统中完成多任务处理。

3.2 软件主要任务

本文将软件任务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其一为CAN通讯任务能够和上位机完成通讯,电池监测任务,其优先级低于给定时限,并对电池信息完成采样,实现电源状态判别;完成信息存储任务,对电池信息进行保存。

3.3 驱动程序设计

硬件的驱动部分包含AD驱动,SPI,定时装置,CAN驱动,上电之后采用SPI总线完成初始化设置,并在采集电压与温度时,传送启动电源的ADC转换命令,实现后续电池电压存储,并转化采集值。

3.4 应用程序设计

在应用板块设计中,依据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的功能,本文主要完成信息采样程序,信息保存程序,CAN命令处理和报警处理程序设计。

3.4.1 信息采样程序

信息采样程序主要实现电压温度和电流部分采样,除去硬件滤波之外,软件选取多路采样方法之后去掉最大与最小值,完成均值处理和软件滤波,并把滤波后的信息和门限结果对比,判别电源是否处于常规状态。

3.4.2 信息保存程序

把每次获取的信息和电源状况依据时间顺序完成存储,若信息量超出保存空间后,需要删除现有的采集信息,并对上位机通信过程中的命令完成保存,实现系统记录保存。

3.4.3 CAN命令处理

依据上位机给出的命令对监测体系完成操作,包含信息尚在,电池状态保存,系统状况,开通和关闭电源回路等动作。

3.4.4 障碍报警和保护

依据获取的信息对电源状态完成判断,若电源电压过高或者过低,电源温度过高,放电的电流过大,均需要回传故障数据。并断开放电回路实现电池保护。

3.5 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测试

通过上位机对电源监测系统获取所得的信息完成读取,能够实时监测电源温度值,电压值,放电回路电流结果,并通过读取获取系统与电池状况。为获悉监测系统的电压采样精准度,则可对测试通道完成电压测试。

3.6 测试偏差分析

若测试所得偏差值在0.58%之内,则随着电压值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在10mV之内。引起偏差的主要因素在于测算电压的基准偏差所形成。

3.5 本章总结

本章主要完成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分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给出软件主要任务,驱动程序,应用程序,信息采样程序,信息保存程序设计,系统测试,偏差分析,并完成CAN命令处理与障碍报警和保护。

4 本文总结

锂电池是电子产品的功能板块,在当代科技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LPC1768芯片完成锂电池监测系统设计,整个系统能够完成单体电源电压,电池温度和放电电流监测,并采用CAN回传到上位机中。

本文首先研究了嵌入式微控制器下的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设计意义,进而完成了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硬件设计,研究了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功能,系统硬件设计方案,信息采集电路和存储单元。

最后实现了嵌入式微控制器锂电池参量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分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给出软件主要任务,驱动程序,应用程序,信息采样程序,信息保存程序设计,并完成CAN命令处理与障碍报警和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煜,董红政.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小功率锂电池组保护电路的设计[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21(3):44-52.

[2] 李加升,吴免利,刘玉芳,等.基于充放电曲线的锂电池智能分选系统研究[J].电源技术,2011,35(8):912-914.

[3] 李加升,吴免利,刘玉芳,等.基于充放电曲线的锂电池智能分选系统研究[J].电源技术,2011,35(8):912-914.

[4] 胡银全,刘和平,刘平.磷酸铁锂电池组电压检测及误差分析[J].电源技术,2011,35(8):906-908.

[5] 田锐.混合动力汽车用铅酸蓄电池均衡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25-32.endprint

文章 锂电池 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