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年来在一二线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一个现象:不管是大型购物商场的收银台还是小型便利店甚至街边小摊贩前都贴上了两个二维码,一个支付宝,一个微信,用户只需掏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完成支付,至于选择扫哪个纯靠个人爱好。
众所周知,微信和支付宝作为移动支付端的两大强劲对手,一个以天猫、淘宝称霸线上购物市场,一个以微信、QQ称霸线上社交市场,也算是旗鼓相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在移动支付领域却是明争暗斗、永不停歇的。
微信作为移动支付端的后起之秀,在2014年的时候还和支付宝有着将近79%的市场份额差,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支付宝在中国的移动端支付市场绝对处于垄断地位。然而经过两年的奋起直追,微信在2016年年底已获得8.9亿支付用户,较2015年年底增加了约2亿人,轻松超过了只有4亿用户的支付宝。
这个时候的支付宝才犹如睡梦中的雄狮突然惊醒,开始意识到自身面临的危机。为了快速扭转局面,支付宝开始将瞄头转向社交领域,几经尝试后却是负面如潮,被网友吐槽为盗版的“朋友圈”,在不断地吐槽声中,支付宝往社交领域推广的想法最终石沉大海。
相比支付宝,微信的发展势头却日益旺盛,在迅速超越支付宝成为移动支付端新的龙头后,微信又将目光投向了公共服务并关注游戏领域,继续向势头旺盛的游戏业务积极投资。CEO马化腾表示,地方政府存在非常大的需求,我们的服务还可以为城市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险和公共交通等领域贡献巨大力量。
今年上半年,为了顺利推广小程序扫码坐公交,他甚至亲自赶赴合肥坐公交体验,表现出了对交通出行领域强大的扩张意愿。目前,微信扫码坐公交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试行,微信开发团队表示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地铁。
除了公交和地铁外,在交通出行方面,即将上线的“火车票微信支付”成为了网友当前最关心的热点。早在今年7月份,腾讯高层和铁路局的亲密接触中,网友就猜测好事将近,果然,近日终于迎来好消息。
日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将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于11月份陆续推出互联网、车站窗口及ATM自助售票机购票微信支付功能,进一步丰富购票支付方式,提升市民购票支付时的体验度。如今已是10月底,正式进入火车票微信支付3天倒计时中。
除此之外,途牛、携程、去哪儿等公司还开发了“火车票抢票预订”小程序,用户只需要打开微信小程序搜索火车票机票即可进入相应的小程序进行车票预订,再通过微信完成支付,非常方便。
微信今年上线小程序后,支付宝恐是嗅到了小程序的利好,也紧随其后开发了支付宝小程序,但其功能和微信小程序并无差异,只是入口换成了支付宝端,看来支付宝想要再次超越微信还得再下一把功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