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TMT报道】10月24日,在上海老码头创意园区的空地上,突然多了三个类似集装箱的盒子。
原来,这是公园盒子在品牌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推出的三款社区健身舱,分别对应2人舱、4人舱、5人舱,面积分别为8㎡、18㎡、28㎡,虽然大小不一,但跑步机、哑铃组、以智能教练设备为核心的练习区却是它们的共同配置。
据了解,美国的健身人群渗透率高达17.7%,而中国目前是0.7%,在公园盒子联合创始人兼CEO黄晓蕾眼中,这其中的原因并不主要来自于健身欲望和需求的差异,而更多来自于健身认知的相对落后以及行动力的缺失。让更多地人加入健身,成为她创立公园盒子的初衷。
“大多数人觉得健身是件枯燥乏味,反人性的事情,没人监督就很难坚持。其实,很多人都有健身的意愿,但缺少行动力,我们将他们称为‘心理健身者’,他们是我们最想发展的用户”她说。
公园盒子采用2~5人的形式让用户感受得到健身氛围从而互相激励;同时还引入社交模式,让所有用户比拼健身成绩;盒子中的智能教练更是可以根据红外线所检测的动作,给予用户指导以及锻炼分析。
盒子随小,却已经是公园盒子的第三次迭代了。今年3月,公园盒子投放的第一个健身舱在张江落地,当时就吸引了上千人驻足;同月,公园盒子的第二代产品问世,根据一代的反馈意见,键盘开门换为扫码开门,将空调换成智能调温;此次上线的3.0版本,更是打通所有物联设备,实现对健身数据的统计分析。
今天同时上线的新版APP及主打产品“盒约”则更进一步,“盒约”将线上互相激励的模式带到线下,打通普通用户、健身达人、专业教练之间的壁垒,用户可以在家门口约到专业人士帮助自己付费指导,而陪练也可以获得自己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