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称“第一”?QuestMobile数据揭ofo如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来源:科技小妖     2020年03月27日 14:07

共享单车行业之争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关注共享单车行业的人或许会发现:ofo最近对外公关稿件满天飞,其中最想对外表达的观点是ofo目前为共享单车行业第一,各类数据碾压摩拜,但事实究竟是怎样的?ofo到底是不是“第一”?

10月20日,权威APP数据调研机构QuestMobile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摩拜单车APP的总使用次数达10.9亿次,ofo则为6.8亿次,摩拜单车的领先幅度约为60%。APP日均使用次数方面,摩拜单车为3626万次,ofo则为2280万次,摩拜领先幅度达59%。

众所周知,用户只要使用一次APP即代表产生了一次订单,APP使用次数经常被作为衡量日订单量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日均使用次数就等于日订单量。根据两家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摩拜单车的日均订单量已超过3000万单,而ofo为2500万单,这与QuestMobile统计的APP日均使用次数有着很高的匹配度,也在客观上证实了两项数据的真实性。

既然QuestMobile统计的数据没错,那么也就证明ofo的日订单量确实低于摩拜的日订单量,日订单量都不及摩拜,ofo称自己为“第一”的自信不知从何而来。公关稿中看似“有理有据”的各种“第一”被揭穿,ofo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其他方面如人均使用次数显示,今年9月每位摩拜单车用户平均使用了27.28次APP,而ofo用户的人均使用次数仅有16.34次。也就是说,摩拜用户每个月的使用次数比ofo用户高了10次以上,这意味着摩拜拥有更高的用户黏性,也解释了摩拜日订单量为何会多于ofo。

ofo造假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网络上甚至还有人总结出ofo造假的“七宗罪”,技术造假、城市数量造假、融资造假、数据造假等,而ofo频频造假的行为也暴露出了其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共享单车发展至今,的确为城市的出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低碳环保事业贡献了力量,但如果个别企业不能正视自己的地位,靠造假博眼球、影响行业健康发展,最终结果也将被其他对手所鄙弃。

石头 单车 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