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模式探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05月20日 22:40

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

沈萍

[摘 要]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目的的实现是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的重点企业监管力度,将监督效率提高,探索出职业卫生监督长效管理和评价运行制度。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建立满足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要求的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从最大程度上将企业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企业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增强自身管理能力的建造,建立起科学、有效、规范的监督管理模式。文中主要是根据我国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以及配套法规,表明了职业卫生监管量化分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模式探究。量化监督评分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将监督结果即将量化,引入统计学概念计算评估不同用人单位贯彻实现的《职业病防治方法》的监督效果。整个监管模式的建立健全给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效果评价带来了参照,预期贯彻实行之后给推进职业卫生监督长效管理带来指引意义。

[关键词]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价体系;模式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142-01

随着我国不断完善的职业卫生法律规范,特别是我国颁布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之后,我国职业卫生情况获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可是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情况怎样进行改善和提高,卫生监督单位怎样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估运行制度,还是缺少制度支撑和系统运行模式,文献报道也比较少。因此,我们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的配套法规,展开对辖区职业卫生管理模式的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探究出符合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完整指标和评价方法。

1 职业病诊断难

职业病诊断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合法有效的劳动者职业接触史资料。在诊断的实际工作中,获取劳动者职业接触史资料难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企业解散、破产使用人单位不复存在,或劳动者在多个用人单位从事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且无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卫生档案,使劳动者不能提供其合法有效的职业接触史等资料;二是有些个私民营等企业,为躲避职业病防治法律制裁和减少经济支出,追求利益最大化,拒绝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接触史等资料。诊断机构不能常规获取合法有效的劳动者职业接触史资料,而只能停留在就诊检查上,不能作出有效的职业病诊断结论。

2 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价体系模式

2.1 制定监督考核指标体系

2.1.1 组织管理指标

此项指标主要是面对用人单位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实现监督检查工作。监督评价指标主要是包含5个分项内容:首先是设置或者由制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业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者。其次,将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的健康监护档案进行建立健全。然后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再者评价和审核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最后查看申报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1.2 预防措施指标

此项指标主要使用在出现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场地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实现监督检查,同时还是评价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重点监督内容。重点包含7个子项内容:第一警示标识管理,第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以及应急救援设施落实情况,第三,发放和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第四,职业卫生培训,第五,告知职业病危害合同,第六,公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第七,将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转移。

2.1.3 监督监测指标

此项指标主要应用到用人单位展开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包含三个子项内容:首先,是否将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所确定的监测点全部测定,其次,监测点的合格情况,最后查看监测结果是否全部存档以及上报。

2.1.4 健康监护指标

此项指标重点是包含用人单位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履行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监督。重点包含了三个子项内容:首先是检查上岗之前职业健康检查,其次检查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情况,最后是检查岗前职业健康情况。

2.1.5 关键项目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确定4个关键评价项目,但凡和下列关键项目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的,则该用人单位监督评分并不合格。

3 职业卫生监管

3.1 要求各级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职业卫生工作负总责;分管职业卫生的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职业卫生工作负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职业卫生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方案》详细规定了安全监管部门、卫生计生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科技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商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22个部门在职业卫生工作方面的具体职责。

3.2 发展改革部门要负责直管单位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并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利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支持工艺技术先进、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小的建设项目,淘汰工艺技术落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配合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参与直属或直接监管企事业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

3.3 加强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督查、考核。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关注职业卫生、研究职业卫生、狠抓职业卫生的工作机制。在《方案》的贯彻落实过程中,也要坚持并且要继续强化“四不两直、暗访暗查”的工作模式,将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考核、职业卫生年终目标考核以及督导检查,作为强有力的抓手,以督查、通报、考核,促职责落实。

3.4 强化监管队伍建设。《方案》的出台,将形成齐抓共管,大健康格局。今后,不光安全监管部门负责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都各自负责相应的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各级各部门都将建立或指定职业卫生监管机构,明确专门人员。因此,河北省职业卫生监管队伍将进一步扩大,监管人员进一步增多,这要求监管人员更要熟悉把握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专业知识。

总之,国家卫生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职业病防治,是确保劳动者健康,促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特别是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之后,我国的职业卫生情况获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可是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状态该怎样改善,如何进行动态监管,还缺少有效的制度保证。表示要促进职业卫生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要积极得探究新的监督管理模式。所以,实现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主要是将《职业病防治法》贯彻落实、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实现职业卫生监督从定性管理朝着定性和定量管理综合的动态管理变化的一种关键方法,对增强卫生行政监督队伍能力的建设力度,将卫生监督行为进行规范,促使执法强度、执法水平、效率达到可操作和可比较性,同时为建立职业卫生监督效果评价带来了科学合理的根据,预期将其贯彻落实之后将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玉芬,亢喜刚,赵贺双,刘桂芳,武博慧,杨玺贤.基层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医学动物防制,2017,01:81-83.

[2] 王彤.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17,03:37.

[3] 陈舒,胡志斌.泰州市姜堰区中小学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98-101.

[4] 蔡峰.研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7:3353.

[5] 魏德江,李晶,顧海涛,唐雨德,周东明,陈琼,陈永红,梁洪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02:258-259.endprint

职业 职业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