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里有句话叫 " 无陈列不动销 ",表达的就是陈列对产品销量的巨大影响。类似这样的行业术语还有很多,今天,我们总结了零售业中常见的 30 个专业术语,还不清楚的朋友们赶快学起来吧!
1、SKU
Stock Keeping Unit ( 库存量单位 ) ,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
2、KPI
关键绩效指标法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 ,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
3、VMD
一般把它叫做 " 视觉营销 "。VMD 不仅仅涉及到陈列、装饰、展示、销售的卖场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理念以及经营体系等重要 " 战略 ",需要跨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狭义理解的 " 展示、陈列 ",而实际它应该是广义上 " 包含环境以及商品的店铺整体表现 "。
4、动线 customer traffic route
指根据顾客消费习惯及销售防损等需要而设计的顾客行走及购物的路线。良好的动线规划可诱导顾客在店内顺畅地浏览商品,选择商品,避免卖场产生死角,以提高卖场销售量。
5、隔物板
隔物板主要用于区分两种不同商品,避免混淆不清。
6、端架
在整排货架的最前端及最后端,也就是顾客支线的转弯处,所设置的货架为端架。是顾客在卖场中经过频率最高的地方,是陈列的最佳位置,可供特别展示或陈列促销商品的位置。
7、TG 堆头
指超市商品所形成的商品陈列,有时是一个品牌产品单独陈列,有时会是几个品牌的组合堆头。可放在花车上,或箱式产品直接堆码在地上。
8、VP 视觉陈列
作用—表达店铺卖场的整体印象,引导顾客进人店内卖场,注重情景氛围营造,强调主题。VP 是吸引顾客第一视线的重要演示空间。
9、IP 单品陈列
作用—将实际销售商品的分类、整理,以商品摆放为主。清晰、易接触、易选择、易销售的陈列。IP 是主要的储存空间,是顾客最后形成消费的必要触及的空间,也叫做容量区。
10、垂直陈列
同类商品集中垂直陈列于上下多层货架。
11、平行陈列
同类商品平行陈列多行于同一层货架。
12、端架陈列
指利用整排货架的两端,作变化性的陈列,一般陈列的做法有:大量陈列;低价位;季节性商品;广告促销;带地堆陈列等。
13、关连陈列
指根据某一目的,将相关连性的商品陈列在同一区域或附近。
14、大量陈列
也称为堆箱陈列或地堆陈列,在卖场辟出一个空间或将端架拆除,将单一品项商品或 2-3 个品项的商品作量化陈列。
15、陈列配置表
即把商品的排面在陈列上作一个最有效的货架分配,并以书面表格规划出来。一般称呼为货架产品台帐图。
16、陈列定位管理
依照陈列配置图,将商品陈列位置固定,以便于辨识并做好陈列管理。
17、黄金陈列带
指商品陈列时,最容易让顾客看到或拿到的区域,一般指肩膀以一下至腰部以上的区域,高度约在 0.85-1.50m 左右。此区域一般用来陈列利益贡献度高的商品。
18、米效
指在超市货架上,销售面直线长度的每米的销售额。
19、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 = ( 一周期内 ) 销售金额或数量/ ( 上一周期 ) 销售金额或数量-1。 环比增长率 =(报告期-基期)/ 基期 × 100%
20、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 = 实现毛利额 / 实现销售额 *100%。
21、巡店
管理层进行的巡视卖场的工作。
22、POP
即 Point Of Purchase,购买商品时的广告。是一种为引起顾客的兴趣和好奇心的情报发送手段。在商品名、标语、价格等以适当的形式、大小、颜色及易读性上下些功夫营造效果。
23、DM 快讯
大型综合门店常用的一种促销的特价广告彩页,发给会员或顾客。
24、小蜜蜂 small DM
正常 DM 以外,为加强促销而提供给顾客的不定期小型或单页的 DM。
25、Bar Code
条形码,指将商品的号码用 " 线条符号 " 代替,以便让扫描器阅读,再经电脑解码,由 " 线条符号 " 变为 " 数字符号 ",作为商品从制造、批发到销售的自动化管理。
26、店内码
超市内部印制的条形码,遇到无条形码商品或商品条码损坏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条码失效时使用。店内码在收货部申请打印。
27、动销比
动销比,即动销率 = 动销品项数 / 库存品项数 *100%。存销比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一是决定了订单供货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向订单生产延伸;二是企业是否能够真正做到适应市场、尊重市场,响应订单;三是在管理时库存企业能否真正做到满足市场、不积压、不断档。
28、库销比
如果想知道商品的库存量是否合格,就需要通过库销比来得知,它是指库存量与销售额的比率。通常有按月计,年计等。比率高说明库存量过大,销售不畅,过低则可能是生产或进货跟不上。
存销比(库销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商品平均库存或本周期期末库存与周期内总销售的比值,是用来反映商品即时库存状况的相对数。存销比 = 月初库存金额 ÷ 当月销售额。
29、周转率
对某一类商品销售的进度,由此来判别采购商品是否正确,及追加作业是否正常,及库存数量是否正常。有时用周转天数表示。周转率 = 商品平均销售额 ÷ 平均库存额。
30、ABC 分析法
是指对重点商品或项目的管理手段。ABC 分析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商品依畅销度由高到低排行,计算出每一项商品销售额构成比及累计构成比,以累计构成比为衡量标准,即 80%的销售额约由 20%的商品创造,此类商品为 A 类商品;15%的销售额约由 40%的商品创造,此类商品为 B 类商品;5%的销售额约由 40%的商品创造,此类商品为 C 类商品。
来源:中国零售网 作者:食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