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支付宝”被“微信支付”像蚂蚁一样一口一口的啃食成这样
   来源:很小的幸福     2020年05月24日 16:10

前言

自古中国战场,最唯美的结合,莫过于金戈铁马与儿女情长,血染征袍后,终于抱得美人归,何等快意!

恰如那句最经典的誓言:输了你,赢了天下又如何?

商场如战场,来看一下鏖战多年目前已形成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的阿里、腾讯,这个不容有失、意味着最终胜局奖赏的“你”,是谁?

曾几何时,微信支付在支付宝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几乎时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微信支付凭着一股韧性与坚持,霸王硬上弓,硬是虎口夺食,硬生生培育,制造出了一堆支付场景,一步一步,匪夷所思地把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现实。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升华:淘宝引领的电商阶段,余额宝后的金融阶段,微信红包带动的社交阶段,最后事微信支付开启的小额消费阶段。而微信支付从一个小不点,最后一点一点蚂蚁搬家一样,把支付宝的领地啃得几乎只剩一个庞大的骨架,这确实事支付之战的奇迹。

支付宝起步早,在支付领域经过10多年的耕耘,在15年Q1时,其市场份额近75%(而财付通只有11.43%),基本垄断,而彼时腾讯的支付占比勉强过双位数。

可是到了2017年Q1,两年时间,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竟达到了恐怖的40%,而支付宝的份额则爆泻至53.7%。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比其2016年Q1的20%,财付通在过去一年的市场份额足足翻了一倍。另外,就线下的市场份额而言,实际上在2016年,微信支付已经超过支付宝。微信支付自2013年8月推出后,交易规模及市场占有率都保持高速增长,而转折点就是那场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的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这个深谙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微创新,依托微信极高的装机量在极短时间内为微信支付搭建了“微信钱包”这个支付账户体系,不仅短期内绑了很多银行卡,更重要的是这个支付账户也可以是不绑定银行卡的预付卡体系,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而账户体系是一切支付的基础。微信红包一点打穿后,微信支付逐步的扩张应用场景,渗透率逐步提高。

当时,支付宝最开始因为天然有线上支付场景(淘宝),一度就是移动支付行业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是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的状态。线下包围线上,高频逆袭份额,这就是微信支付逆袭之路。

其实,主要是微信支付跟支付宝不是一致竞争:支付宝是支付工具,而微信支付,只是以微信为基础,为支付提供应用场景的生态体系,微信是个底层架构,是个生态系统。

换句话说:

你可以离开支付宝,因为你还能用微信支付。

如果让你离开微信,你准备用支付宝聊天吗?

所以,社交生态,用户习惯和支付场景,这三者是微信支付高速增长的驱动力。

现在,对阿里和腾讯来说,移动支付“一哥”之争的关键,正在从用户规模转向交易频次,交易规模的竞争。

所有的商业战争,最后都是关于支付的竞争——因为这离“钱”最近。

事实上,迄今为止,从市场份额上,支付宝仍旧是老大。但奈何英雄迟暮,李广难封。

对于这种万亿级的两大巨头唯有拿下移动支付才有长远未来。

赢支付,则赢天下。输了支付,赢了天下又如何。

小不点 场景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