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商平台竞争与垄断报告出炉 阿里这些年的事令人难过!
   来源:网事趣谈     2020年05月26日 21:22

在中国《反垄断》法颁布十周年和两反法修订之际,知名网络空间智库互联网实验室正式启动了中国超级网络平台竞争与垄断问题的系列研究与研讨,今日,首份报告《中国超级电商平台竞争与垄断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这份报告涉及到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网约车、数据垄断等多领域的交汇。而此次关于电商垄断问题的研究主体便是阿里巴巴,报告中详细起底了阿里的作弊式升级。

阿里作为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超级网络平台,并且正在朝着综合型超级网络平台发展。我们可以回顾下阿里巴巴平台不规范竞争事件的进行历史,报告中将其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谋求生存”阶段(1999年-2007年)、“巩固地位”阶段(2008年-2010年)、“追逐利益”阶段(2011年-2014年)和“掌控资源”阶段(2015年至今)。而四大阶段则依次对应阿里巴巴在发展轨迹中谋求生存、巩固地位、获取利润和掌控资源的四个诉求!而不规范竞争也就是所谓的恶意竞争,也同样的被划分为:不规范竞争行为多样化;不规范竞争隐蔽性增强;不规范竞争野心倍增,着手把控数据、媒体等社会资源;不规范竞争行为升级为垄断。

阿里依靠电商平台的先发获得了市场优势地位,并成为了阿里的核心竞争力。为了维护这种平台优势,阿里不断的进行投资并购,无限的扩大业务边界,并用这些业务来反哺电商平台,巩固独占地位、稳固平台利益。因此,才有了阿里商家“二选一”、与顺丰的数据之争,以及要求平台运营商和服务商将数据迁入阿里云等众多不规范竞争行为。其中的天猫“二选一”尤其引人关注,报告中表示,现在阿里几乎每年都会要求平台的商家进行“二选一”, 2015年京东向相关平台实名反映阿里胁迫商家“二选一”行为,最终促使相关方法的推出,并规定禁止天猫“二选一”的行为。但是,这个方法却并没能阻止阿里继续推行“二选一”行为。2017年6月,淘宝商家又反映阿里继续要求商家进行“二选一”,并于同年7月被爆逼迫商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天猫的二选一经历了三次升级改造。第一次是影响面扩大。从刚开始的“双11”;先是扩展到“618”,最后扩展到“独家合作”。在面对强势电商平台时,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敢主动揭发。平台垄断法即掌握了商家的心理,才敢肆无忌惮对商家提出“二选一”的要求。这也恰恰说明了垄断行为的问题和危害所在。

阿里巴巴的恶意竞争势必会加剧行业内耗,使自身和业内其他企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平白损耗,对国内电商市场的长远发展不利。根据媒体爆料,阿里巴巴收购的媒体已经多达25家,所以很少有媒体敢于报道阿里巴巴垄断事实,而在反垄断法十周年的今天,终于有机构愿意为行业发展来揭露事实了!

阿里 平台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