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年高达近 250 倍增长,80% 都在赔钱?这些投资人说 ....
   来源:品途网     2020年05月27日 18:08

投资界独家采访了数位身处一线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他们亲身描述了网络影视内容产业的真相。究竟是不是只有 20% 的项目才能赚到钱?他们究竟是否需要融资?或许一切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 去淘宝搜白夜追凶,你会回来转发的。" 你的朋友圈近几天被这句话刷屏了吧?而话题本身的《白夜追凶》也被人称之为 2017 年 9 月最为火爆的超级网剧。

" 哎,你们看《河神》了吗?这部网剧超好看的。"" 我还在看一部网剧叫《颤抖吧,阿部》,剧情很奇葩,但看着还不错。" 不知几时起,网剧已经成为公司茶水间里的常见话题。

这些也许透露了这样的信号:真正属于网生影视产业的时代已经到了。

30 亿资金的流入,250 倍的增长,网生影视产业很 " 唬人 "

投资界梳理资料发现,巨头、头部视频平台近期都在高调布局自己的网生影视产业链。阿里于今年 4 月宣布启动 "HAO 计划 ",与优酷一起投入 10 亿用于为网络电影内容生产者提供服务;爱奇艺于今年 6 月制定了自己的网剧三大计划(海豚计划、幼虎计划、天鹅计划); 腾讯则在 2016 年推出了自己的 " 百部独家网大 " 计划,直接买断优质内容。

《2016 年网络自制剧白皮书》也显示,2016 年网络自制剧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0 集,相比 2009 年增长近 250 倍。同时,近三年,网剧年度点击量市场份额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据蓝水科技研究报告显示,2016 年网剧年度点击量份额较 2014 年上涨了 4.5 倍,平均单集点击量达到 1984 万 / 集。

资本当然也青睐着这个市场。有不完全数据统计,近 2 年里,在资本层面已有超 30 亿元的资金量涌入网生影视市场。新媒体 " 壹娱观察 " 也曾有过统计,近几年来网剧制作行业已有近 30 家公司获得融资,且大部分都在 2015 年后完成。

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晓松曾在投资界论坛中公开表示了他对网剧的看好,其表示," 我们非常看好网剧。青松基金投了一堆网剧,没有一个失误的,都特别好。目前,内容和渠道已经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进的好的生态。"

除网剧之外,网络大电影同样是个金矿。爱奇艺曾有数据预估,中国的网络大电影市场将达到 10 亿规模。此外,随着内容付费模式兴起加上 IP 爆发、各个文化娱乐产业链的相互融合,网剧已经越来越成为被投资人追捧的商业模式。

可以看出,相比于前两年 " 网剧皆粗制滥造 " 的言论,这些数字和巨头、资本的强势加入,进一步映证了网络影视内容市场的繁荣和无限 " 钱景 "。

80% 都在赔钱?这里有真相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通过品途商业评论表示,目前已经出现过一些 " 高性价比 " 的网剧,通过付费分账收入回本,甚至实现盈利,如《妖出长安》制作成本仅 450 万,但最终分账收入超过 1600 万,投资回报比达到 1:4。这一模式称得上前景乐观,网剧的盈利模式正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盈利永远是所有项目和投资人最为看重的一点;无论是网大、网剧还是网综,网络影视内容的盈利模式向来简单,大多都是通过广告、用户付费来获取收入。

君联董事总经理邵振兴也曾通过投资界表示,网剧的经济效应是可观的。其表示," 过去做的大的 IP 网剧,动辄都是 2、300 亿的点击,带来的商业价值不菲。"

但真是如此吗?

爱奇艺的数据曾显示过,2016 年网络大电影赔钱的占比高达 80%,自负盈亏的占 15%,赚钱的仅有 5%。在网剧领域,有报道显示,截止到 2016 年 11 月底,全国备案上线的网络剧达 4430 部 16938 集,赚钱的仅为 20%~30%。在网综领域,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则指出:" 网综的商业变现能力近乎 100% 依赖广告,有人预言 80% 的网综入不敷出。"

加上国产影业的低迷,有不少业内人士分析预测,网络影视产业的洗牌期也将到来。

投资界小编认为,此话并非空穴来风。以往的网生影视内容成本大多偏低,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玩家进入,市场的竞争状态和资本的话语权均推动网生内容往精良制作方向转型,小成本、作坊生产恐怕早晚将不再是这个领域的标签。

有业内人士也对投资界透露," 早期数十万成本的网剧现在几乎没有了,而投资超千万、甚至上亿的很普遍。大家都在往精品方向走,成本一定会往上升。"

投资人 & 创业者:融资更难、盈利更难、搞大了更难

谈多了消费升级,也对一级市场的泡沫见怪不怪,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对影视产业的关注点大多停留在 " 明星 "、" 潜规则 "、" 一夜暴富 " 等方面上。

投资界独家采访了数位身处一线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他们亲身描述了网络影视内容产业的真相。究竟是不是只有 20% 的项目才能赚到钱?他们究竟是否需要融资?或许一切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华映资本合伙人刘献民表示,网大已经开始呈现传统电影发展的状态,真正赚钱的是前面 20% 甚至更少的片子,这是市场发展决定的。而网综在开始阶段可能赔钱的概率大一些,因为网综对团队要求更高,需要考虑营销、招商能力。

他表示,只有那些从市场的角度制作内容,真正理解市场(观众)喜好的团队,理解把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传播到用户的团队,才更有可能做出前面 20% 的内容;而且,制作过程需要更加系统化,在保证高质量的情况下,调动更高效的宣传推广资源,更科学的控制成本,简单说就是更加专业化的团队会更有机会。

而关于盈利模式和业务发展方面,刘献民认为,从盈利模式上看,短期内网大、网综不会有太大变化。不过,随着平台付费用户数量的增长,线上内容类型的多元化,未来可能会产生新的付费模式,比如单片付费;而在网综方面,在与观众互动方面可能会有新的方式的探索,但最核心的还是满足观众的娱乐和文化的需求的发展。

除此之外,刘献民也提出了他所观察到的网生影视产业的现状:初创公司不再比网生影视行业早期阶段那么容易,资本对项目的融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网大,已经发展到小成本电影的程度。

而盛景嘉成的投资人刘迪看来,网生内容已经渐渐呈现出从以往的三四线城市奔赴到主流市场的趋势,未来网生内容一定会往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很可能会和台播剧的界限更加模糊。对网生影视类公司来说,如何保持公司产品的持续性和控制成本的能力,将会是投资人衡量的两大标准。

关于业内竞争方面,刘迪认为,目前网生影视产业已经有一些头部企业跑出来,这些企业占据了位于前列的发行资源;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后来者也将会面临高门槛的情况。

不过尽管如此,业内的真实情况却不是想象中那么糟糕。其透露,做网生影视内容,如果做得好,毛利率可高达 30% 至 40%;做的一般的,毛利率也可以达 10% 左右。因此,在网生影视产业,想要实现盈利并不难,难的在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性。

做短视频内容品牌及 MCN 服务商的何仙姑夫创始人刘飞则提出了他独有的市场观点。首先,网生影视产业竞争非常激烈,已经成为红海,且业内普遍较为浮躁。第二,如今网大、网剧投入已经直线上升,加上诸如光线、华谊等一线影视公司的存在,初创公司的生存压力极大,唯有拥有互联网思维、走 " 小而美 " 路线的公司才有可能找到突破口,得到长期发展的空间。

刘飞同样提出了 "80% 的公司都在赔钱 " 的观点,原因在于成本的极速增长,与现阶段网生影视产业盈利模式还未清晰、用户还未完全习惯付费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投资界获知,现阶段有不少互联网影视公司对资本持有排斥态度。刘飞表示,这种态度不值得鼓励,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尽快获得融资、如何走出差异化,才能让自己有资本去发展壮大。

最后刘飞预言,目前的网生影视产业发展态势呈现不健康状态,但 2018、2019 年,该产业将会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关于盈利的问题,曾获得光线传媒数千万元投资的全擎娱乐创始人刑瑛对投资界披露,其制作发行的《星游记》第一部已经用一个月的时间回收成本。在刑瑛眼中,网生影视产业呈利好态势。不过在竞争方面,有别于其他采访者的观点,刑瑛认为," 大家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考虑到定位不同,也无所谓竞争之说,最重要的是打造好自己的产品。如果全擎娱乐考虑融资,带有行业资源的资本是首选。"

影视制作公司新片场创始人尹兴良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目前的网生影视制作阶段,以网大为例,大多数都是赚钱的,很少赔钱。据了解,2015 年 12 月 4 日,新片场登陆新三板,并于 2017 年跻身新三板创新层,成为创新层 32 家影视公司之一。2017 年 8 月 8 日,新片场宣布完成 1.47 亿人民币的定向增发,估值达 11.47 亿元,新一轮融资将进一步帮助其拓展在互联网影视领域的版图。此前公司也已完成了 4 轮融资。

结语

《2017 中国电影产业白皮书》显示,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几乎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不过 2016 年票房增速陡降至个位数,而线上影视付费用户却激增,2016 年用户高达到 5500 万。随着消费升级加深,政策方面,《电影产业促进法》也于 2017 年正式推出。

无疑,互联网影视产业大有替代传统影视的势头。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 年全年网络大电影约 2500 部,爱奇艺上线网络大电影 1780 部,其中 122 部网络大电影分账超过 100 万,23 部网大超过 500 万,78 部影片拿到了营销分账,营销分账金额超过 3000 万。

而文首提到的《白夜追凶》呢?截至 9 月 19 日,《白夜追凶》上映 21 天累计播放 8.1 亿,豆瓣网上 3.6 万人评分高达 9 分。五元文化创始人五百也通过每经影视透露,《白夜追凶》单集制作成本超过 200 万元,相比如今演员动辄片酬一个亿," 潘粤明的片酬很合理,仅占投资额的三分之一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版权争夺战即将结束? 音乐平台的战局最终会走向何方

艾薇儿高晓松加持 虾米音乐打造华语乐坛新势力

" 关八 " 升级为全新品牌 " 会火 ",做娱乐内容服务商

真相 一线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