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绩效为C管理岗撤下来到总裁个人奖,他是怎么过来的
   来源:搜狐     2020年05月29日 13:31

在华为的第一个C

2015年春节后的第一周,主管和我沟通:2014年度绩效考核为C。我很意外:作为中国区HUB业务部主管,2014年我所负责的部门整体绩效不错,对一线的供应保障也比较到位,怎么也不至于打C啊。

看我不得其解,主管说,这主要和一单客户投诉有关。因抗洪救灾,客户向X代表处提出一单紧急需求,客户安排的承运商在仓库等了将近5个小时才完成提货。影响到客户工程实施进度,客户也很不满意,代表处投诉了HUB。

事后我拉上流程IT的同事一起回溯了整个事件,合同10时签订,15:20 IT系统激活下单,18:09出货,历时8个多小时。分析结论是受制于内部流程和IT系统,而供应链接单后3-4个小时发货已经是极限。如果下次碰到类似问题,可以升级做特殊处理,但要简化流程还很难实现。我个人认为在现有流程和IT架构下,自己确实做了最大努力。

主管告诉我,问题不在于投诉本身,而是对待投诉不改进不作为的工作态度,机关没有真正为一线服务。随后供应链签发了关于此次客户投诉的案例学习文件,我也就此从管理岗位上撤了下来。

事情发生的当时,我多少有些委屈。十一年来我一直在机关供应链工作,从订单、计划基础岗位做起,一直到HUB业务部主管,不能说优秀,但也一直兢兢业业。但另一方面自我审视,确实存在问题——长期在机关工作,对一线和客户需求缺乏敏感性;HUB业务运作成熟后,精力主要放在日常运营,在区域协同和流程改进上思考和投入不足;思维和动作都被现有模式捆住了手脚。

原来一直是被动地惯性向前,现在突然停下来,一时无所适从。绩效记录上第一次出现“C”,也让我很迷茫,不知道在华为未来的职业生涯,何去何从。

主管建议我先去海外训战,看看一线到底是如何运作的。而当时供应链内部也组织了大量的研讨,要加强海外一线供应能力建设,动员大家改变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到一线去。这引起我不少共鸣,触发了我去海外“二次创业”的念头,就这样来到了菲律宾。

海外第一站,铩羽而归

来海外之前,我就知道一线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到了菲律宾算是真正领教了。当时有一个议题要向交付代表汇报,连续几晚我守到晚上12点,领导还在会议室和项目组讨论问题进度。好不容易等到交付有空,一句话就让我感受到了战场的残酷:“代表处有巨额的账实差异要清理,你能不能搞定?如果不能,我不会同意接受你。”

在机关十一年,我从未涉足过账差清理,根本不知从何入手,实在没有勇气接过如此“咄咄逼人”的军令状,但箭在弦上,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

深入了解下来,才发现一线供应链早已不再是原来印象中的只管下单要货和仓储运输,而是要做“货物的owner”,对全流程的存货成本和收入达成负责。当时代表处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行账实一致,站点签、完工验、账实差异、站点挪货、收入确认等等,我都要从头学起,而对于涉及到的本地员工管理、分包商培训、项目交付我也完全没有经验。

即使是我熟悉的仓储业务,业务环境复杂度和LSP(物流供应商)能力也与机关存在巨大差异。第一次去仓库,就让我震惊了。1.8万平方米的库房,是我曾经负责的HUB仓库的3倍,但库房中充斥着大量低呆物料,甚至还有2007年到货的物料;依照站点站型发货的整箱物料,实物发货时却大量开箱,而由于切换物流供应商,在库房搬迁过程中标识丢失,导致盘点中出现大量账差。

为了解决账差,我和物流经理与LSP组织了多次讨论,制定了多个盘点方案,但无奈供应商人力效率低,每个方案都难彻底执行,进展缓慢。原本在中国区HUB可能一天就能盘点完的货物,从4月底到6月中下旬,却用了一个多月才盘点清楚。

存货盘点

一系列的经历让我很是挫败,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很多个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酒店,长夜漫漫无法入眠。已经37岁的我,脱离了原来的发展通道,又与一线业务脱节,还能适应海外一线业务吗?在华为的职业通道是否就此关闭?

7月中旬训战结束,我灰溜溜地回国了。海外第一战,以灰头土脸的失败而告终。与部门主管交流感受,主管鼓励我,适应新环境和调整需要时间,我这种经历在从机关刚去海外一线的人员中很普遍,要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只要是金子到哪儿都能发光。

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入ISC+项目组参与业务变革;二是到供应链供应经理资源池,作为供应经理到一线项目中去实战。对个人而言,第一个选择更为稳妥,但菲律宾不成功的项目支持经历让我很不甘心,我不相信前期的积累毫无用武之地,而且也看到了还有很多空间可为。

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要去海外战场重新证明自己!

重新证明自己

2015年10月初,作为一名普通的供应经理,我抵达南非约翰内斯堡。上班第一天,就被拉到了MTN系统部。“这是机关专家,目前项目交付的问题,肯定可以很快解决。”供应链主管向系统部FR介绍。从一个管理者到专家,说实话心里多少会有落差,而菲律宾糟糕的过往浮于眼前,我能否当得起这个“专家”,也有些心虚,但还是鼓足勇气点了点头。

项目正处于站点安装冲刺阶段,因为土建欠料延误工期,分包商不断升级投诉,供应商抱怨库存积压、付款流程缓慢,客户也质疑我们能否按期交付商用。

库存都积压了为什么土建还欠料?我找本地同事印度裔采购A想详细了解物料情况。对方第一句话就让我尴尬不已:“你是这个项目第七任供应经理了呢。”A在公司多年,经验丰富,但英语口音比较重,加上我口语较差,几轮沟通下来,我一无所获,只好自己从源头查起。

一通通电话,一封封邮件,我找相关同事一次次询问物料到货路径,工厂怎么操作,以前这些“芝麻”大小的事是我做主管期间安排给下属的,现在都要自己上阵,以至于每次打电话给以前相熟的同事询问,对方总会惊讶一番。但我知道,一切都属于过去,我必须尽快解决这里的问题。

终于搞清楚了物料涉及14家供应商、20家分包商,320多个编码。这个复杂度,是我之前从未遇到的,全球也没什么现成的方案可借鉴。一周时间内,我找PM(项目经理)、TD(技术负责人)和网络规划同事逐个沟通,发现问题点在于,物料的需求配置信息分散在站点图纸上,没有集成传递给供应链,供应链只好预估备货,直接导致了供需不匹配。我和TD一起用了整整2天时间,将700多个站点的配置需求从图纸“翻译”成物料型号,并和站点一一对应,匹配项目交付计划,最终解决了欠料问题。

交付开始顺畅起来,但320多个编码信息管理起来颇让人头疼。每个编码,在系统中都涉及PO(订单)下达、物料入库,采购付款、订单关闭等一系列动作。哪怕一个几毛钱的螺丝钉,信息处理不及时,也会影响整个站点的收入确认。之前我在机关做过主计划管理,对物料编码的处理经验比较丰富,我与TD商量,通过编码归一、打包等方式,联合CEG(采购)与客户、供应商、分包商多轮谈判,最终将编码个数压缩到100以内,单站土建物料编码从64缩减到12个;同时分包商单站点提货频次从10次缩减到6次,大大简化了信息流,也减少了实物提货的成本。

黄昏,南非办公室外

半年的时间在忙碌中很快过去,系统部所在地Woodland窗外每晚陪我们加班的鸽子长大了,项目交付也平顺了,这一仗我终于挺住了。我离开南非后,项目组把我工位的铭牌保留了很久,直到一次办公位调整,项目经理还特意拍下铭牌发给我,说“陈翔华,等你回来!”

这段经历让我不仅掌握海外交付项目的运作流程,也终于在一线实战中找回自信:我还是有价值的,我的专业经验是有用的。我终于可以放下从管理者“掉”到专家的执念,踏踏实实地做好一名业务专家。

南非team building

转身做专家

如果说,2015年初失于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解和行动,那么2016年支撑英国V运营商M项目的这段经历,则让我第一次彻头彻尾体会到如何找准客户需求,帮助客户成功。

一进项目组,PD就告诉我,货发不出去,已经被客户和区域分包商抱怨过多次。欧洲客户信息IT集成化程度高,作业流程清晰,分包商作业规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开始寻找问题的真相。

调查发现,物料无法及时派送,是因为MR/DN(物料派送单)无法及时下发。可是中心仓的物料明明是充足的,我仔细核对每一条MR/DN,发现绝大部分问题是站点实际所需物料与客户下达的PO配置不符,或者客户PO未及时获取导致。

单从责任归属看,这并不是供应链的职责,但从实际结果看还是直接影响了项目交付进度和成本,影响了客户满意度。我要求供应链DCE(交付配置专员)提前一个月检查站点配置,如果配置与PO不符,立即向交付预警。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唯一的办法还是要拉通售前售后协同解决。我主动牵头,追着产品经理、共享中心一次次打电话、发邮件、eSpace催,希望做好预销售合同,让配置更准确。但让人头疼的是,经常是到了要发货了,突然接到区域项目经理通知说客户变更了配置,又得重新进行合同变更。配置变更后,客户和华为双方共涉及8个节点要处理,华为内部每个节点跟催需要5个工作日,客户也需要几个工作日。这一来二去,发货的时间就给耽误了。

我们能不能跟进客户的需求更快更准一点?客户配置变更的流程能不能再缩短一点?对内,我们制定了解决方案,及时跟进客户的需求确保每个变更都能闭环管理;对外,我跟着PD一起去见客户,讲明了原因,客户也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当场安排了专人负责PO更改,与华为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也认可我提出的两周内安装计划冻结,减少不必要的配置变更。经过多轮沟通和双方流程的优化,我们最终从源头解决了站点配置和PO不符的问题。

项目组team building

英国代表处在雷丁小镇,办公楼旁有一架永不停歇的风力发电机。每天下班经过时,驻足观看已经成了习惯。在雷丁短短的几个月里,让我对这两年供应链一直强调的“客户协同”有了更深理解,作为交付流程末端的供应链,只有主动走到前端,把供应要素嵌入客户、项目交付流程中,才能改变被动局面。

2016年年底,M项目获得公司全球十大最佳交付项目之一,我虽已离开项目组,但倍感欣慰,也算不辱使命,与有荣焉。

2017年年初,我作为供应链总裁个人奖获奖代表发言:“到华为13年了,海外这两年,对我来说是变动最大、挑战最大,也是成长最快,感受最深的两年。这个奖项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像我这样的老员工走向一线,勇于转身的激励。”

风力发电机

海外“二次创业”,我从最初的不甘心,到现在可以放下所有心理包袱,踏踏实实打项目,积累起来越来越多的实战经验,最常听到主管和新员工说的话就是“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多向陈翔华请教一下。”于己而言,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激励。从最初对一线业务认识较为肤浅,被动响应一线服务客户,到现在深入一线,和客户打交道,渐渐理解了客户的需求,解决了客户的痛点,我从一个只谙熟某一模块的老供应链人学习成长为熟悉供应链及交付全流程,可以面对更为复杂挑战的供应“新新人类”。我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得算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仔细观察会发现,雷丁的风力发电机,从未停止转动,但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里,转动的角度是会发生变化的。联想到自己,像我这样的老供应链人,在公司业务转型的今天,只有调整心态,勇于转身,在新的业务形势下,也一定能找到合适岗位,最有效地发挥个人才能和价值。以此共勉。

本文转自《华为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一线 客户 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