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儿童汉字教学之刍议
   来源:现代交际     2020年06月05日 01:37

海外少儿中文教材编写刍议国际汉语教育 2009年03期

郭冠玉

摘要:随着全球化特别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带动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国际间教师交流也日趋频繁。母语非中文的儿童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哪些参照等,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们的关注。本文从对海外儿童识字教学情况的广泛了解中,由看、听、说、读、写等几方面总结出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海外儿童 汉字教学

随着国际间教师交流日趋频繁,海外儿童在学习中文过程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哪些参照等,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笔者因为较广泛地接触到海外学习中文的学生,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了一点所见、所感、所思,亦如河水冲刷的石头,被打磨得略微有些形状,捡拾几块,以期大家取之渡河为用。

一、图片新说

在语言教学中运用图片教具是老传统,此方法适用于一些固有名词:如山、树、桥梁、电视机、自行车等。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拿许多图片将词汇一股脑儿地教给孩子,这种一闪而過的记忆并不会太持久。过去在讲解有些动词时也用到图片,如:跑、跳等,学生并不能弄清词真正的含义。实际图片可以新用,有更灵活的方法。如将图片画成一系列的连贯情节:比如第一幅图是一只羊,学生认识“羊”字。另一幅图画一片草地,学生认识“草”或“草地”,就可以学句子:“羊在草地上吃草。”中间的“吃”字,教师可以用肢体语言讲解。(“吃、跑、跳”等一类的动词,教师可以边示范动作边教。)当然前面所学的羊吃草的句子,还可以继续加长,教师把草的图片收起来,帮学生明白“羊把草吃光了”,那后来“羊也走了”。这样就形成一组系列的小故事。此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此种动态图片展示教学,可以用在许多简单句上。

学习常见专有名词时,可以在教室开辟出一块专门的汉字角,配合学习的主题内容,制作系列图片并配以汉字,使学生经常看到,加深印象。如笔者在教室内制作“我的家”系列、“交通图”系列。“我的家”画出平面的二层楼房,在废旧杂志上剪下相应的“客厅、厨房、沙发、桌子、床、枕头”等图片,并配上汉字。“交通图”可画出马路、桥梁、信号灯等,马路上粘贴各种车辆的图片,配上汉字名称。信号灯的三种颜色可以帮助识别红、黄、绿色及相应汉字。海外学生汉语拼音普遍掌握得很好,因为许多学生母语多为字母文字,拼读发音,所以,在配汉字时也可同时加上小一些的汉字拼音,以防止学生只会认不会读的状况。

二、教师绘画在现场教学中的运用

如果教师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在课堂上要多通过直观的图画形式讲解。这样做的好处在非母语教学中最能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时会提出问题。如一次学生问到“更”是什么意思。笔者想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就画了站在平地上的人及登上楼阁的人。用透视法讲解诗句,使学生在记住了诗句的同时,还理解了“更”的含义。学生的印象也就更深刻。还如学生在写“爬”字时,往往把半包围结构写成左右结构。教师可随手画出山坡,让学生明白爬山的意思,学生一定会由此记住不再写错。因为教师的简单手绘方便又实用,教师可在平时勤于练习一些简笔画法,以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内容。采用直观的图画,在教学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汉字的讲解

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的学生来说,学习汉字面临三个难题。一是看了不习惯,也不懂其意;二是拼音文字即便不明其意,也可以拼读出大致发音,但汉字似乎没有一点提示,无法从字形直接拼读;三是面对复杂的方块字,书写时常会落下笔画,而严谨的汉字不允许出现一点错误。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象形字如“手、马”、会意字如“明、好”等汉字造字法,通过画的形式展示汉字的演变,使学生发现其中的道理,体味文化内涵,引起对汉字的喜爱及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还要重视形声字的讲解。教师帮助学生找出形声字的规律,可以使学生完成认读汉字的一次飞跃。因为在常用汉字中,就有2522个形声字,只有167个义符,掌握这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记忆程度,这是汉字认读潜在的规律。

最后还要注意偏旁部首的归纳,教师可以先指导性地选出几个偏旁部首,如“目、扌”等,总结出几个相应字,再请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自己归纳。在教书写时,如果教师能够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述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等书写规律,并坚持读出正确笔画名称,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会像母语是汉语的学生一样做到从容正确地书写,不至于写起来丢三落四了。教师还可让学生认读汉字常用部首,制作偏旁部首卡片,让学生拼组汉字,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部首及整个字的理解、认知,并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的练习

因为字母文字是能拼出来就能读出来,可是汉字有时是学生能认识却读不出发音。我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至少有两个:一是重视说的练习。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句子,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特别要多了解教材使用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因为学生最初一定是在本国使用所学。二是针对海外中文断层现状:许多年轻的父母不能和孩子用中文交流,但老一代华人有良好的中文基础,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应该鼓励老一代华人多与儿孙说中文,不但可以加强口语,还可以延续中华敬老的美德,一举多得。记得一次上课时,学生们都争着要先读课文,于是我们就请他们中年龄大的先读,正好有一位同学还是其他两位的姐姐,长者为先,大家谁都没有意见了。其实,文化思想的传播,也是我们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方面。

五、重视经典作品阅读

就像火车的双轨:在一条轨道上帮学生积累词汇,读准发音,这对年龄小的学生尤为重要!对年龄大的学生来说,运用汉字写文章尤为重要。在这另外一条轨道上,经典阅读与写作要放在一起。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的好处,胜过许多抄写练习。此时的写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次字、词、句、语法的演习,学生通过实践操练,实在获益匪浅。而当学生发现无话可写时,阅读顺理成章地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求,一些现当代中国的儿童读物,包括好的翻译家翻译的外国优秀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通过儿童散文、儿童诗、儿歌等,使学生体会中文的切实魅力。多年的教学经验还告诉我,通过学习好听、好记的儿童歌曲也可记住字词,并规范发音。此法简单实用,期望大力推广!

从事海外中文教育就像爬山,有时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换一种角度,换一个方法,自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观念,更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用心去教,并且善于总结积累,教师自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将学生们引入中华文化的宝库!

参考文献:

[1]韦苇.儿童文学师夷说[J].杭州: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文[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endprint

汉字 记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