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装备再下一城,组合动力技术突破,美呼吁不要实施技术封锁
   来源:老兵金珠玛米     2020年07月03日 03:04

航天强国美国俄罗斯都同时减缓了航天装备发展步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还是经费问题。成本过高始终是太空装备发展最为致命的一个问题。美国富豪花费千万美元来一次太空旅行的消息很振奋,但毕竟这只能属于少数人。美国不断商业化运行的可重复使用火箭问题引起国际关注,可是较高的失败率还是没能把成本降下来。不过近期中国曝光的宇宙飞船和成功突破的组合动力技术还是引起了普遍关注。

航天飞机

毫无疑问,航天飞机和可重复火箭都是美国率先设计,率先研究的装备项目。俄罗斯也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俄作用,并且俄罗斯的火箭发动机技术世界领先,美国也在使用其火箭发动机。

中国该领域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可是后发优势显然也是我们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利方面。比如美国x一37B是用的冲压发动机,而中国使用的是联合冲压火箭发动机三合一技术,比美国的先进多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院长谭永华代表此间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开展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研究,目的是让人快速、廉价、可靠地进出空间。

中国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总是能够在他国提出理念的基础上快速投入、快速决策、快速实施,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进而比那些率先提出理念的国家还率先取得实际成果。组合动力技术是目前航天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领域最典型的技术,即把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等不同动力模式即集成为一种新动力。通过将这些动力方式组合,根据其优势转换使用,可为飞行器在起飞、穿越大气层、入轨、轨道机动、轨道再入、降落等不同飞行阶段提供最高效的动力。据悉我国采用组合动力技术的新型冲压发动机已经研制成功进入试验验证阶段。

谭永华表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所用的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已经具备一定重复使用能力。我国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方面已有大量技术储备,具备开展工程研究的条件。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几十年的扎实积淀。早在十年前,我国就爆出了一款“神龙”的试验机,体型仅为美国X-37B的三分之一。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相关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因此率先攻克组合动力技术并不是不可能。

公开资料可知, 3至5年左右时间中国将全部攻克组合动力飞行器相关关键技术,预计在2030年左右实现亚轨道应用和入轨应用。美国媒体不误感慨的说,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先前总是美国封锁中国,连个会议都不让中国参加,如今在不知不觉间中国已经实现了赶超,美国真的需要重新衡量合作中国问题了。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有网友,指出虽然过去美国封锁了中国那么多年,但希望中国不计前嫌不要在重复使用火箭的组合动力关键技术上实施技术封锁,毕竟和平利用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这下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买乌克兰的安225了吧!最终应该用来发射航天飞船的。成本比美国所谓火箭回收低多了。重要的可靠性要好一些,别听老美的说什么回收节约成本,那就是坑!那是用后续可靠性做代价的。只有国家强大了,民族才能自豪,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在教育方面,要从小学做起,要孩子懂得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爱国精神。

以上图文来源:原载 原创 装备分析 互联网络,节能君想说:一滴水可以荡漾整个湖面,一篇文章分享可以触动整个心灵,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将即时删除!

动力 技术 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