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砂资源状况与储量评估方法
黄威
[摘 要]随着油田的开发与建设,部分储量单元由于注采矛盾、低渗低产、储层或构造复杂等原因,造成动用储量低,难以有效开采的局面。而伴随油田开发进入中、末期,开采难度加大,优质储量越来越少,对低动储量进行再认识已成为各大油田的基本策略。但低动储量开发、研究程度低,具体情况相对复杂,如何合理、统一的将低动储量划分,并对不同类型低动储量进行针对性研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低动用储量 筛选分类标准 两次筛选 内部收益率 配套技术 重建井网
中图分类号:TE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3-0016-01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末期,开采程度日渐提高,产量由初期的高产高能逐渐转变为后期的低产低能,低动用储量的研究与开采便成为保持油田稳产的必行之举。
低动用储量的优选评价方法众多,考虑方向不同,依据条件不同会造成筛选结果的差异。经过总结经验,归纳方法,初步提出一种容错率低、应用范围较广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总体可以分为:一、从各储量开发单元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低动用储量,之后通过一系列分析方法选出最优开发目标;二、通过区块调整方案研究、先导井位优选与实施、配套技术效果分析与再优化以及体系总结;三:最终建立低动储量有效开发配套技术。
首先,建立低动用储量筛选分类标准,针对已开发储量单元,对以往筛选条件进行完善,提出建立两次筛选条件的筛选模式,随着具体区块进一步深入研究,适时调整,同时通过区块相关控制参数进行进一步优选。
依据有无注采井网对所选低动用储量进行优先性排序(图1):
有井网区块潜力排序原则:根据单井控制储量、井网密度、油藏埋深、单井产能等条件进行排序,;无井网区块潜力排序原则:根据储量大小、产能情况、井深、开采难度等条件进行排序。同时,在考虑以上不同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区块具体情况最终决定优先顺序。
之后,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形成配套优选方法;提出一套综合应用油藏参数、经济参数、开发参数优选评价的方法,可在无开发方案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筛选出效益储量。1,需要考虑影响百万吨产能直接投资的参数,百万吨产能直接投资既是指新建百万吨原油生产能力所需的直接投资,根据公式可以得出主要影响参数为“单位钻井成本、井深、单井地面投资、单井产能和注采井数比”(图2)。
2,影响内部收益率参数评估,目前评估认为影响内部收益率的参数有8个,其中5个同时影响百万吨产能直接投资(图3)。
最后,进行低动原因剖析,制定配套开发对策;针对优选出的低动储量做深入分析,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注采矛盾型、低渗低产型、储层复杂型、构造复杂型、井网不完善型等5种类型,针对不同特征开展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技术对策。同时,对优选出的低动区块进行类型划分,在常规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应用新技术,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工作。
在此,以大港油田南部油区枣园油田枣44断块为例,枣44断块为四周被断层封闭的断鼻状构造,位于孔西断层的下降盘,主要含油层位Ek1枣Ⅴ油组,含油面积0.28Km2,截至2014年底,断块核实累产油17.01万吨,核实采油速度0.67%,核实采出程度9.8%,属于低动用储量。由于前期勘探研究中存在构造认识不清的情况,有利储层未得到充分利用,属于构造复杂型储量。通过低动原因分析,认为造成构造认识不清的原因主要是地震品质差,横向分辨率较低,断层组合存在多解性。针对此问题,采用三维可视化、多向时间切片叠合、多属性融合等多种解释方法集成技术,运用构造整体解释、斷层空间解释等多种手段结合构造精细解释进行整体认识研究(图4)。
以及通过井震结合,重点井精细研究,解决了构造难认识的问题,使构造更加符合地下实际,落实局部构造。最终多井联合确定构造,优选潜力目标,重建井网结构(图5)。
低动储量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应借鉴已开展工作区块的评价研究方法,总结经验,深化研究,同时根据地理环境、地质构造等具体情况,最终形成一套适合本地区低动储量开发动用的配套技术方法,切实将低动储量动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