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的光环下,我们的机会在那里?
   来源:老抓     2020年07月24日 20:19

近几年,我们看到滴滴快递之争,O2O大战,还有现在正如火如荼的膜拜与OFO争锋。BAT从未像近几年如此活跃,网上也是涌现了一大批分析,互联网已经被瓜分成了阿里系,腾讯系和百度系,创业公司要么走在死亡的状态,要么走在被BAT收购入股的路上。那么,作为BAT光环下的创业者,留给我们的机会又是什么呢?我们的位置再那里?

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我在哪里死去,我将不会去那里。所以,创业者应该要明白,那些领域自己尽量不要碰,那些领域,又是具备可想象空间的呢?

首先,入口之争就像要塞,BAT把握住的第一道门,是入口。

而作为入口流量的布局,创业者应该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智能硬件和AI算法提供了硬件和算法基础,而依靠硬件和软件构筑的入口,是入口之争的重要保障。除了PC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能力几乎被挖掘殆尽外,其他入口端,仍然具备很强的想象空间,车端和虚拟现实端+AI技术,未来必定是革命性的产品,BAT也纷纷下了重注。

我们能走多远?

入口之争,如果无法颠覆现有的社交方式,生活方式,体验方式,那必定是BAT的囊中之物。所以,没有颠覆不入口。这是经过验证的定律。所以很多创业者走的是入口往上一层,底层的支付,社交,互动,依赖BAT,而自己做的是SAAS系统。这样的系统,商业模式很明确,目标很明确。但要做大,可能性也会小些。所以现在看到SAAS系统是靠切,不断的切入新的领域,切入更多的产业链来扩大规模。SAAS的本质是什么?是节流,是提高效率。但只有开源的东西,才能出现爆发的可能。能认清领域的本质,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能走多远。有海的地方,就有船航行之上

这就像美国的淘金期,内人看门道,外人看热闹。只要一个领域有风吹草动,就会有一大批的涌入者。互联网下信息更加扁平化,这种情况正在加剧,今天是蓝海,明天就是红海。但这是创业者的宿命,逃离不了喧嚣,脱离不了战场。留下的也许是炮灰,也许是荣耀。

东西 入口 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