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半年回本的合约健身房靠谱吗?
   来源:互联网的一些事     2020年07月27日 22:34

一家面向普通白领的健身服务平台行动 1 号推出合约健身房,以先预付押金,完成运动合约后返现的形式开启了健身行业的又一次探索。问题来了,如果用户都按时完成合约,那创业公司如何盈利 ?

对于传统健身房来说," 赌你不来,来了卖课 " 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套路了,其中弊端不言自明。而近两年,小型健身工作室、计时收费健身房也都相继受到青睐,继迷你共享自助健身舱火爆一时之后,共享自助健身领域又一例新模式出现。

8 月 8 日,一家面向普通白领的健身服务平台行动 1 号推出合约健身房,以先预付押金,完成运动合约后返现的形式开启了健身行业的又一次探索。

相比 " 赌你不来 " 的传统路数,行动 1 号赌得更大,只要你来,就不要钱。举个例子,一周交 500 块钱押金,完成五次运动就能全部返还。

问题来了,如果用户都按时完成合约,那创业公司如何盈利 ? 如果仅靠着 " 赌你不来 " 的信念,用户不可能吃一次亏之后还继续吃亏吧,看上去,这貌似不是一个持久的盈利模式。

不过,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告诉寻找中国创客记者,他们的初衷正好相反," 来了免费 ",只是获客和培养客户习惯的手段。对于盈利,行动 1 号另有计划。

有合约的 24 小时共享健身房

本着体验第一的原则,我们先去行动 1 号合约健身房看了看。

这个健身房位于望京 SOHO 商圈附近的一个商住两用楼,扫描门上的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 " 我要健身 " 就可以选择合约模式了。

目前,有新人专享、按周、按月、按年四种合约形式,新人 1 元体验 ; 一周 500 元押金运动满 5 次 ; 一个月 1000 元押金完成 10 次健身 ; 一年 6600 元押金完成 66 次健身。重点来了,每次健身半小时以上,返还 100 元,一天有效次数只计一次。

行动一号基本设施类似于小型健身工作室,约 150 平米的房间里,摆放着 4 台跑步机、 2 台椭圆机、水阻划船器、小飞鸟训练器、辅助引体向上器、蝴蝶式推胸训练器、坐式蹬腿训练器、哑铃等器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健身房还设有可淋浴的卫生间、储物柜、空调、空气净化器、电视、WiFi 等,并且配备了一名私教。

比较人性化的是,用户可以从公众号页面看到场内人数,是否有空位等信息。健身房的通风尚可,有窗户可以打开,空调温度由用户自己调整。

寻找中国创客记者体验了水阻划船器,在这期间私教过来指导:" 膝盖平行不要并拢,背要挺直,速度太慢要再快一点。"

当天周五下午 6 点,健身房还有两位附近的上班族用户,都已经交了押金。 27 岁的建筑师南先生称,自己选择了 1000 元一个月 10 次的合约," 三天一次的频率应该还可以,如果我实在犯懒了,一个月有三四次没完成扣掉三四百是可以接受的 "。

相比超级猩猩 24 小时无人自助健身舱,多了淋浴和教练,体验相对来说比超级猩猩好。

价格方面,超级猩猩一小时 50 元,空间局促的迷你自助健身舱一小时 12 元,行动一号合约健身房则是以合约的形式根据运动次数收费,对于初期体验者以及能够持续运动的健身者来说,行动 1 号的初步体验更好。

来了就不收钱,怎么盈利 ?

既然体验还算可以,我们回到最开始的盈利问题,找了行动 1 号的创始人吉乐聊了聊。

吉乐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曾在 2011 年创立了一家公司,做中小企业微博营销 ; 第二次是做互联网金融推广 ; 第三次是目前刚刚推出的行动 1 号合约健身房。

吉乐在今年 6 月有了做合约健身房的想法,初衷即是所有健身房用户的痛点:自己和朋友们经常花好几千办健身卡,最后去不了几次,大多人都坚持不下来,白白把钱浪费掉。

他观察到大部分健身房空间很大,人却很少,特别冷清。" 共享经济这么火,我们就想用什么方式能把健身房弄满呢 ? 我们做市场的人就想,当然是免费," 免费当然不是最终目的,获客之后盈利就不是难事了。

吉乐的朋友 " 在直播 "CEO 吴哲和 " 投顾大师 "CEO 彭亮看好这一模式,给了他种子轮融资, 8 月 8 日,第一家健身房上线。目前,行动 1 号共 7 名成员,包括产品、技术、运营、教练等岗位。

行动 1 号团队

上线两周,行动 1 号微信平台的订阅户有约 1000 人,进入健身房体验过的人数有 300 余位。其中,进行 1 元 " 新人体验 " 后,用户复购率约 30% ( 包括 2 次购买和 3 次购买 ) ,签订一周及以上时长的合约用户有 60 余人。

对于关键的盈利问题,吉乐一脸轻松," 我给你算一笔账你就知道了,三大盈利点保证四到六个月回本不是问题 "。

说实话,作为一个目前还在种子轮的初创项目,半年回本听起来有些夸张。吉乐想的不是 " 赌你不来 ",而是诱惑你来,聚集流量。" 如果一个健身房冷冷清清都能赚钱,那我们的爆满怎么会不赚钱呢,我们从别的地方挣钱。"

吉乐先算了成本:健身房成本 50 万,包括房租装修、器械、维护等,所采购的器材第一年保修,平均使用寿命 5 年以上。 他的盈利来自违约金、私教、高峰期溢价付费。

第一个盈利点违约金: 24 小时营业预计每日 100 人次的流量,收入 1 万元,按 20% 的违约计算,每天收入违约金 2000 元,一个月 6 万,一年收入 72 万元。

第二个盈利点私教:传统 150 平的私教工作室,可以养活 5 个教练,平均每天 30 人上课,价格每次 300 — 500,一天流水 9000 块钱,一个月 27 万,私教工作室跟教练平分,各方有 13. 5 万的月收入。行动 1 号预计配置 1 — 2 名教练,预计每天的 100 人中会有约 10% 的请私教,每人每次平均 300 元,利润教练和健身房平分,一天收入 1500 元,一个月 4. 5 万,一年约 54 万。

第三个盈利点高峰期付费:每天的高峰时段中午 12 点到 2 点,晚上 6 点到 9 点,共计 5 小时。按每小时 10 人,每人收费 30 元计算,一天收入 1500 元,一年收入 54 万。

吉乐称:" 如果三个盈利点都实现,一年收入 180 万,三个多月就回本了,即使只有两个盈利点实现,也能收入 100 万, 6 个月回本 "。

目前行动 1 号推出了五种私教课程套餐,新人专享一课时 100 元、 3200 元的 10 课时套餐、 8400 元的 30 课时套餐、 14400 元的 60 课时套餐、 20000 元的 100 课时套餐,有效期分别为 3 天、 45 天、 135 天、 270 天、 450 天。用户可以通过公众号上的约课系统分时段提前预约。

账算得很溜,如果真能按这个模式发展,那这个项目可能就是本年度赚钱最快的互联网创业项目之一。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设想,并没有数据表明健身房一天一定会达到 100 个用户数 ( 目前每天约有 60 人 ) ,很难说 100 个人里面一定会有 10 个人请私教,至于会不会有 20% 违约人数,也还是未知数。高峰期溢价方面,如果用户尝到了免费使用的甜头,他还会愿意付高峰期每小时 30 元的费用吗 ?

吉乐认为,利用合约的形式免费健身只是一个获客渠道与宣传推广方式,把大批的用户吸引过来以后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私教。" 常健身的人都知道,自己健身难以坚持、动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太多,真正有健身需求的人愿意请私教的居多 "。

" 可能一时不一定有那么多人能够转化成购买私教课程的用户,但是我们前期教练免费指点用户的错误动作,会逐步让你认识到私教的必要性,而不是强推。"

目前,行动 1 号正在寻求 300- 500 万的融资,用来开新店和技术升级。近期会开 10 家店,同时完成 APP 的开发。将来会把 " 行动 1 号 " 做成一个体育消费流量的入口,从线下切到线上,针对 3 亿运动人群进行服务与盈利。

合约返现模式的共享健身房是一门好生意吗 ?

经过了一系列的烧脑运算与模式研究之后,寻找中国创客得出一个结论:说到底合约健身房跟传统健身房的盈利点还是一样的。一方面他赌你不会来,收违约的钱,另一方面如果你来的频繁,可以赚私教课程的钱,外加一个高峰时段溢价的费用,这其实相当于打折以后按时收费的超级猩猩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合约模式激发了增量市场,80% 不常健身的人会增加健身次数,通俗地说就是,为了挣 100 块钱也得去完成自己订的合约,并且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用户,至少在初期会这样。与私教工作室相比,在二者成本接近的情况下,合约健身房通过合约这个 " 诱饵 " 扩大了低成本获客渠道,潜在的付费用户大大增加。

当你交了押金,不来,我 0 成本赚到了钱 ; 你来了,我吸引你买课付费。相比之下,这种模式更多是以现金为诱饵," 逼迫 " 用户来健身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肯定是在高峰时段去,这时,不管买不买课,都需要付费。

其实,合约模式并非行动 1 号首创。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个健身项目叫 "Sweat 挥汗 ",模式与合约健身房类似。"Sweat 挥汗 " 是一个号称让你可以免费使用健身房的移动应用平台,它的模式是平台从健身房七折购买年卡,给予 C 端用户打卡返现。

用户通过公众号查找自己想选择的场馆,购买年卡,每次出勤打卡并获得奖励,一年全勤,卡费退还。这一模式跟合约健身房实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 "Sweat 挥汗 " 是一个连接 B 端与 C 端的中介,赚取用户无法完成任务时的违约金,而行动 1 号则集中介与健身房于一身,另外增加了私教以及共享自助模式,可以说是 "Sweat 挥汗 " 的进阶版。

不过,以上种种,都建立在吉乐规划的盈利模式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上。由于合约健身这种形式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且健身房上线只有两周,目前没有足够可参考的数据。按照吉乐的说法,前三个月属于教育市场的阶段,培养用户,基本不会盈利,之后才会逐步进入吉乐规划的盈利模式中。

显然,这个模式成立与否的关键,在于用户增多后的体验,因为这完全决定了用户是否复购。试想,每天 100 人次,大多数人只能扎堆在高峰时段来健身,高收入人群可能不满意嘈杂拥挤的环境而放弃这一选择,而普通收入人群可能只会按时完成合约返现,而不愿意承担私教课程的费用。

即便采取预约制,健身房在满负荷 ( 包括多名私教指导健身 ) 的条件下,体验能否像最初一样舒适有待考验。那些预约不上的人,一次两次之后,他们还会购买吗 ? 毕竟这是短周期的付费健身。

同时,是否购买私教课,这其中的决定因素在于教练本身的素质和服务。尼尔森数据调查称健身用户使用私教的比例为三分之一,而据鞠品时尚调研和访谈显示,私教使用比例低于尼尔森的调查数据,约 15% — 20%。在有着快消属性的合约健身房,私教转化率能不能达到这一数值尚属未知。

这些疑问,可能都需要行动 1 号用精准测算和精细运营管理来解决。合约健身是健身领域的革命性创新还是空想一场,几个月后见分晓。

运动 健身房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