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这打官司不要钱 他聚 100 家律所为企业维权 已处理案件 2269 起
   来源:铅笔道     2020年07月27日 10:55

◆ 在之前公司接触到法律行业,陈林军坦言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文 | 铅笔道 记者 李梓葳

►导语

由于工作关系,陈林军了解到法律这个行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切身经历诉讼过程之前,法律流程和内容都令人感到陌生。

即使有诉讼需求,不少人也会望而却步。据陈林军了解,中国每 10 件纠纷只有 1 件进入司法程序,更多诉讼需求在复杂调查取证、大额资金投入和未知诉讼结果面前不了了之。

陈林军把互联网和法律结合起来,创建律加网法律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有诉讼需求的用户可以免费接受律师服务,诉讼产生的费用都由平台来支付。维权成功之后获得经济赔偿,再由平台和用户按比例分成。

目前,律加网专注于知识产权维权领域,拥有全国 25 个省份、超过 100 家合作律师事务所,累计处理案件 2269 个,营收 60 余万元。

注 : 陈林军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2016 年 2 月,陈林军从一位律师朋友那里听到一次 " 奇特 " 的经历。一位客户需要处理一起大额经济纠纷,但在前期司法流程当中,需要缴纳包括诉讼费在内的巨额费用。这位客户就向律师提出,希望律师垫付费用,纠纷解决拿到赔偿之后再行支付。这次 " 奇葩 " 的经历本被当做玩笑来说,陈林军却从中找到了灵感。

" 互联网 +" 被热炒的时候,陈林军就萌生了将互联网与法律相结合的念头。离职创业之后,陈林军做过几次产品尝试,从最初的律师点评网到后来诉讼撮合平台,但都最终放弃了。

他发现传统的诉讼流程走正规司法步骤,比较标准化,难以与互联网属性结合起来。而诉讼需求本身复购率不高,传播性也弱,单纯依靠抽成无法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

陈林军找到 200 多个律师了解情况,他们的反映基本是一致的:前来咨询的人很多,最终立案打官司的人很少。根据经验估算,中国每 10 个纠纷只有 1 个能最终立案,缺少足够资金、怕麻烦、担心诉讼失败都会导致有诉讼需求的人最终放弃打官司。

陈林军最终决定先从标的小、胜率高、用户融资需求高的知识产权维权领域开始自己的探索。他先从公开渠道发布的判决书入手,寻找各省该领域较为突出律师团队,并当面沟通。

2016 年 10 月,陈林军和第一个律师事务所达成合作,他许诺提供包括垫付诉讼费用和调查取证费用在内的一切资金支持。而作为回报,律所将会提供收到案件委托的全国范围服务授权。

从第一家律所的资源开始,陈林军在接下来和全国各地的律所沟通合作事宜的过程中,额外再将之前已经达成合作的律所资源共享。

有资金和资源支持,律所纷纷表示愿意合作。不到一年,陈林军就和 100 余家律所达成了合作关系。

在律师的选取上,陈林军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从业时长、擅长领域、委托成功达成率……他用标准化的表格从多个维度对律师 " 打标签 "。

所有律所的委托和律师资源形成了连锁数据库。在侵权取证这个涉及全国范围的环节上,陈林军打通了律所之间的联系,用律加网的平台将单个侵权委托拆分到各个省市进行区域攻克。

通过委托拆分和区域化指派,陈林军将原本只能单个律所小范围消除影响的知识产权维权扩展到全国,能收到更好的维权效果。而通过集合多个律师资源能力,委托成功率能够得以保障,成功率达 97% 以上。

◆ 律加网免费诉讼的流程

◆ 律加网向律师提供资金支持的流程

知识产权维权委托平均每个案件的资金投入大约为 3000 元,陈林军主要通过个人债权融资,加上自有资金和种子轮募资,已投入近 700 万元。他现在遇到的最大难点在于,完成一个委托按照正常司法流程大约会花费 9 至 12 个月,资金回笼周期比较长。

现阶段,陈林军主要针对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委托开展业务。已拥有企业用户 30 家,达成合作的律师事务所遍布全国 25 个省份,自 2016 年 10 月以来共计完成委托案件 2269 件。

未来一年,陈林军计划新增 2 万个项目。并将以现有模式为基础,开发新的委托方向,新方向的业务市场预计是知识产权维权领域的 10 倍。

目前陈林军正在准备新一轮融资,预计出让股份 15%~20%。融资将主要用于平台能力建设和业务拓展。

/The End/

编辑 罗正臣 校对 梁佳芸

本文由铅笔道记者独立采访。该项目为铅笔道金芯 A 计划项目。

如需转载文章请联系铅笔道微信客服号:铅笔道大芯芯(微信 id:qianbidao2017)获取授权资质,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文章 律师 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