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优车盈利再度推迟,行业竞争白热化,陆正耀高喊AI奋力一搏
   来源:速途网     2020年08月16日 22:16

“我们这些笨的人先做,勤奋一点,做扎实一点。”——神州优车陆正耀

近日,神州优车发布了2017年半年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44.5亿元,同比增长91.3%,净亏损4.6亿元,毛利率为5.4%,毛利2.4亿元。

毛利转正,盈利还得等半年?

此次神州优车半年报发布前,外界最为关注的是神州优车能否扭亏为盈。结果是,神州优车依旧没能盈利,但实现了毛利转正。

在2017年上半年,神州优车完成了两次融资,总金额为70亿元,并全部用于神州买买车。

回看神州优车2016年全年报,营收58亿元中专车营收为50.58亿元,占比87.2%;此次2017半年报中,营收44.5亿元中专车营收为28亿,占比62.9%。可以看出,专车在整体业务营收中的比例在下降,买买车以及车闪贷的占比在上升。

神州优车在买买车与车闪贷两项业务中发力,可以认为是专车业务迟迟不能盈利的情况下,选择另外一条出路。汽车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乱战中,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国内有13家汽车金融平台完成融资,融资总额为128亿左右,其中不乏优信二手车、瓜子二手车等知名平台,神州优车也想在这个格局未定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于买买车与车闪贷,这导致神州优车的盈利时间再次推迟。去年,神州优车挂牌新三板时,陆正耀曾表示2016年第三季度将实现全面盈利;今年3月,陆正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表示,“(专车业务)去年是亏损的,今年肯定是盈利的,专车单一的业务会盈利的,整个神州优车集团今年会有相对可靠的利润”。

从神州优车2017半年报来看,虽然没能实现盈利,但亏损大幅收窄,买买车与车闪贷营收出现了显著增长,2017年底或许可以实现盈利。

网约车竞争加剧,车闪贷存在风险

本次神州优车2017半年报中也对风险与价值进行了披露,主要包括:网约车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业务持续亏损的风险、违约风险以及抵押物车辆损毁灭失的风险。

网约车新政公布已经一年有余,新政没有打退创业者的热情,刺激了更多的网约车玩家入场。就专车领域来说,滴滴出行在年初就喊出了“专车决胜”的战略方针,美团、优优UU、曹操专车等开始在部分城市试运营,首汽约车也试图利用各种大额充返活动在专车市场有所作为。

可以说,网约车的战争已经从过去的乱战上升为专车领域的贴身肉搏战,这对于早入局的神州专车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

此外,车闪贷也存在风险。贷款违约需要建立完备的信用体系,资料显示,车贷领域的行业坏账率超过2%,而此前央行允许进行准备工作的八家第三方征信机构,目前还没有一家正式获得牌照,车闪贷的贷款违约风险值得神州优车注意。而车辆损坏的风险,此前神州租车在发展初期也曾遇到,神州优车在半年报中也表示目前拥有车辆日常监测、应急追踪等系统,相信神州优车有能力规避此类风险。

高喊AI,陆正耀的奋力一搏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AI开启上半场,暴风集团冯鑫曾这样阐述AI的发展情况。

近几年,高喊AI的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多,BAT、联想、今日头条、暴风等在AI方面发力明显,神州优车也选择利用AI技术,并发布神州“优车智脑”,可以说这是陆正耀的奋力一搏。

图注:神州优车王培强展示优车智脑

关于优车智脑。简单来说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人、车数据为两大基础,以云计算、车联网、移动互联网三大前沿技术为架构,可以在供需优化、智能调度、大数据风控、人脸识别、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领域广泛应用。

可以看出,神州“优车智脑”对于专车、车闪贷以及买买车等均能提供支持,从而避免风险发生。据神州优车2017半年报显示,“专车方面,通过不断优化系统算法,优化智能派单,降低空驶率,降低油耗,使得单车运营成本持续显著降低”。可以想见,神州“优车智脑”或能帮助陆正耀实现盈利。

延伸阅读:陆正耀的创业故事

陆正耀生于1969年,与小米雷军、微信张小龙同岁,目前神州优车还没有像小米微信一样成功。同时,陆正耀也不像同为狮子座的董明珠会制造话题。但是,其依靠“坚定的产品主义”在创业道路上从未失败,“激进”的策略帮助扩大了市场份额。

1991年,陆正耀从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成为了石家庄市的一名公务员,但三年后其选择了辞职,并于1995年创立DITEL Technology,从事通讯设备代理及系统集成等业务;而后的2003年,陆正耀成立北京华夏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企业VOIP业务。相关资料显示,“北京华夏”当时拥有中国电信在北京67%的市场份额。

可以说,陆正耀在通讯行业的创业很成功,但接下来迎接他的并非一帆风顺。

2005年,陆正耀将目光转向了汽车产业,其创立的第一个项目是UAA(汽车俱乐部),专注于汽车后服务,两年的时间UAA聚集了200多万会员,但受困于没有盈利模式不赚钱,UAA转型做起了租车,这就是陆正耀口中“亚洲最大租车公司”神州租车的雏形。

UAA被迫转型,神州租车在2008年也出现了一些波折。当时神州租车营收不足1000万元,员工数也从750人裁到400人,时任副总裁的魏东等高管都选择了出走。刘二海曾这样评价当时的情况:“有的是公司辞掉的,陆正耀觉得同样的位置上有更好的人。还有一些是因为理念不同,在公司比较困难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最终拯救神州租车的还是联想,据资料显示,当时陆正耀找来一笔3000万美元的投资,但出让30%的股权的条件令其不能接受。

此时,联想投资(现君联资本)朱立南提出股权加债权的模式,一方面不断向神州租车追加投资,另一方面为其提供了超过40亿元的贷款担保。

有了联想的加持,陆正耀有了选择激进策略的资本,其通过大量购置新车等措施,在2014年上半年,神州租车拥有52800辆汽车,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如今,神州租车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并于2014年于港股上市,据神州租车2017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总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3.79亿元。

神州租车已经实现了盈利,陆正耀离成功又近了一步。而自2015年1月上线的神州专车与此后的神州车闪贷、神州买买车共同撑起了神州优车,据神州优车2016年报显示,2016年净亏损36.72亿,此次发布的2017半年报中净亏损4.6亿元,正在收窄。

神州 专车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