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银监会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至今日刚好满一年。在这一年内,各个平台的命运不尽相同,有人坚守阵地,有人破局转型,有人默默离场。
【赛迪网讯】8月24日消息,由银监会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至今日刚好满一年。在这一年内,各个平台的命运不尽相同,有人坚守阵地,有人破局转型,有人默默离场。
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一年,40%的网贷平台被淘汰,超6成P2P平台仍未接入银行存管。另一方面,在这个整改的关键时期,行业的整体成交量有所下降,但合规力度较大的平台仍呈现稳健成长态势。
2016年8月24日发布的《暂行办法》为网贷平台划出了“十三条红线”,其中包括禁止自融或变相自融,禁止归集出借人的资金,禁止直接或变相承诺保本保息,禁止项目期限拆分,禁止自行发售或代销理财产品等。
此外,这一年中,从央行、银监会到各省市级协会都出台了不少监管细则和政策对P2P网贷行业进行规范整治。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各级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累积发布有关P2P的各项监管政策超50份,从“资金存管指引”、“备案管理指引”到“催收规范”等不一而足。
在强监管下,许多大额平台难以为继,纷纷转型小额分散的消费金融,或者离场;校园贷、现金贷等资产类型纷纷下架;而小微企业借款、汽车金融等小额消费贷则获得了长足发展。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一年以来,有882家平台退出网贷行业,恶性退出的问题平台225家,其中贷款余额超过千万元的有47家;良性退出的停业和转型平台657家。
数据显示,广东、北京、上海等网贷发展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地区,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同样居于前列。近一年时间,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和山东五个地区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556家,占比达到了63.04%。
虽然整个行业都处于洗牌整合期,但仍不乏有做得不错的平台在逆势增长。没有了之前不合规平台的恶性竞争,有着国资、上市公司背景的合规平台的优势正在进一步放大。
业内人士认为,尤其是随着政策的收紧,网贷平台在资产的选择面上也更窄,行业的竞争态势也由早期的粗放式竞争转向了精细化运营为主的阶段。所以整体上看来,虽然一定程度上监管政策会加速行业的洗牌,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又会促使整个行业从早期的粗放式的经营转向以金融科技为主的竞争阶段,从而加快整个网贷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