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来龙去脉和破茧之路
   来源:山外的蚊子哥     2020年08月27日 04:35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1.移动端。传播的最终媒体是移动端,人们已经习惯从移动端获取资讯、完成更多功能。

2.传播去中心化。30年前传播的中心化是村门口的大喇叭,10多年前传播的中心化是报纸和电视台。而在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中心化越来越分散。我们可以通过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看信息,或者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看信息,也有人觉得papi酱传播的内容更令人信服等等,现在传播已经没有中心的焦点,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成为有效影响用户的人。

3.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两个领域,越来越专业化、分离化。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过去是合二为一的,现在是分离,我们既看重文章写得好不好,也看重文章传播的好不好,专业的内容分发平台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独立。这个时代,很多人开微信号、头条号,做自媒体,现在做自媒体和十多年前做记者差别非常大,最大的差别是做自媒体既要关注内容生产还要关注内分发容,而记者只需要关注内容生产。内容生产简单来说就是怎么写好一篇文章、拍一组图片、拍摄一支视频,内容分发简单来说就是怎么让生产的内容人让别人看到。这个是时代的进步,现在我们写一篇文章想的是怎么样加粉,怎么样把阅读量顶上去,以前写一篇文章,即使是官方的通告,没有媒体的发布,也没有办法影响到普通市民。

二、从三个变量和一个非变量解释新闻资讯发展的历史

过去20年新闻资讯发展的历史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两个维度的变化导致的,这些变化可以通过三个变量和一个非变量得到很好的理解。

变量一:生产内容的能力

变量二:内容分发的能力

变量三: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的匹配度

非变量:人性

第一个时代:新闻的史前史时代。

1995年是一个分水岭,在1995年之前,整个中国没有为普通的读者用户服务的媒体,当时的媒体主要是党报党刊,主要的功能是服务于公职人员,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那个时候是没有适销对路的资讯产品的,当然这个时代也有例外的,比如少量的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也有少量的版面是服务于普通群体,但是对于整个资讯世界来说是严重匮乏的,对于内容生产来讲也是严重匮乏的。在这个匮乏的荒漠时代,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是分开的,报纸生产内容,邮局分发,发行的好坏要看邮局的作为,报纸和报社是无能无力的。这在个时代,三个变量和一个非变量的表现为:

变量一:内容生产的能力非常弱。

变量二:内容分发的能力也乏善可陈。

变量三: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倒是很匹配,但这种弱弱联合,没有负负得正

非变量:人性为被满足。

典型的特征:通讯员体系。即便是政府的资讯想发出去也要通过通讯员体系传给媒体,但是并不见得媒体能把政府想发布的内容都发布出去。

导致的结果是人性未被满足。

第二个时代:都市报的诞生。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诞生,中国的第一份都市报,此后的两三年内,诞生了几十张类似的省级都市报,目标读者不再是官员,而是普通市民,为普通市民的生产内容的报纸在之前是没有专门生产的,因此都市报很快成为适销对路的产品。那时人们对报纸的概念是8个版面,两三年报纸就可以做到40个版面,2000左右人们说到新媒体的时候,指的是都市报,这个阶段,内容的生产和内容分发的矛盾很快就尖锐起来,报社已经生产了大量的适销对路的新闻,但是邮局的效率非常低下,投递报纸的速度非常缓慢,凌晨三四点的报纸中午才能到读者手里。邮局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有体制的原因,多一个人订报对邮局员工并没有好处,与此同时邮局从发行费里拿走一大部分利益,所以报纸的生产者越来越无法忍受这种低效率的分发,于是在全国范围内,都市报都采取了自办发行的办法,自己分发报纸,街头卖报、上门找订户,这个时候,内容的生产和内容的分发才开始匹配起来。这个时候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量一:内容生产的能力开始增强。

变量二:内容分发的能力从弱到强强,更多内容可以被更多人更快的看到。

变量三:内容生产到内容分发,从不匹配到匹配。但从现在角度看,因为生产的内容不多,仍然是低价值匹配。

非变量:人性得到很大的满足。但是这是低水准的满足。

第三个时代:市场化媒体的兴盛。

1995年后除了都市报,市面上还有一些适销对路的报纸,比如《南方周末》,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面对读者自负盈亏,所以相对于党报党刊,它们也被称之为市场化媒体。市场化媒体的特点有很多,从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的角度上来说,就是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而且在内容分发上形成垄断,有个说法叫一城一报,每个城市都有一份大报,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都市报的优势太明显,绝大部分地区都形成信息垄断,这就意味着一个媒体不但决定写什么,也决定你看到什么。那个时候市场化的媒体拥有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和暴利时代,记者拥有很大的权力而且滥用自己的权力是非常可怕的,与此同时,报纸也不断的扩版,获得更多的广告版面,读者抱怨广告太多,这个时代变量的关系:

变量一:内容生产的能力继续增长。

变量二:内容分发的能力因为广告等因素,没有同步增长。

变量三: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开始不匹配,人们获得有效信息的难度开始提升。

非变量:人性,幸福的烦恼。

烦恼即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有效提升,幸福即首次开始对资讯可以挑剔,内容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

第四个时代:门户与传统媒体的双轨时期。

2000年左右,门户时代到来之后,内容的分发效率提升,门户就是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这些网站,门户以低价获得很多媒体的版权,把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人们打破地域的限制,可以看到多份报纸。第一次内容爆炸是都市报的诞生,这是第二次内容的爆炸,并不是内容的提升,而是分发的改变。这个时候,内容生产与分发开始割裂。传统媒体因为体制等因素掌握内容生产的权力,而门户网站因为技术优势和用户优势开始获得内容分发大权。

变量二:内容分发的能力得到提升。

变量三:内容生产与内容分发经历了一个从高度匹配到不匹配的过程。高度皮牌,是门户的分发将优质内容更大面积地分发出去;不匹配,是分发效率因为聚合了太多内容开始下降。人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更难了。'

文章 内容 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