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08月29日 23:06

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2份.doc

于鑫

[摘 要]税收筹划主要是针对于企业进行的纳税方面的管理,企业作为经营的单位,在税务中处于主体地位,有经营就需要纳税,纳税成本影响到企业的收入水平和利润水平的高低,如何进行客观的评价,确保企业的纳税成本最优,是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对税收筹划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税收筹划;财务管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4-0066-01

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企业对纳税问题逐步重视起来,但我国税务管理长期存在“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状况。企业往往依靠一般财务人员进行兼职进行纳税事项的处理,遇到政策性较强、情况复杂的涉税事项处理时往往无所适从。税务机关也鲜于帮助企业培训税收相关知识,导致企业往往对税收相关解释和规定的出台不能及时了解,在纳税中处于“弱势群体”的角色。税收筹划不仅对纳税人有利,对国家也是有利的。纳税人有了合法的减轻税负的手段,就不会采取或者会较少地采取非法手段减轻税负,所以税收筹划能起到“双赢”的作用。企业如果不恰当的或错误的使用国家现有的税收政策,那就不是税收筹划而是偷漏税,在降低税负成本的同时涉税风险也会升高。而会计人员正可以通过学习的税务和会计知识,帮助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寻找最佳方案,以实现降低税负成本和降低涉税风险的“双赢”局面。企业如果不恰当的或错误的使用国家现有的税收政策,那就不是税收筹划而是偷漏税,在降低税负成本的同时涉税风险也会升高。基于此,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企业的税收筹划的管理进行分析,对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的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运用

1、减小税基额度

税基式筹划主要是通过对于企业的纳税基数的减少,来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的方法,企业纳税是按照企业一定的税基为标准进行纳税的。如果税基越高,企业所承担的纳税就越高,反之,企业的纳税负担越轻。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过程中,应按照以上的规律,尽量降低税基,进而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

2、降低适用税率

税率式筹划是指企业针对不同税率档次,进行不同的业务处理,而影响到企业的纳税税率问题,一般来说,税法针对同一经济也不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档次的税率,企业可以进行相应的业务调整,进而降低企业可能承担的税收负担。

3、减少应纳税额

税额式筹划是企业针对税法所规定的各种税收减免的规定来进行的税收调整,例如在税法中针对不同的业务情况进行的免征或者减半征收税款的规定。

二、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运用

1、长期股权投资的税收筹划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时主要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两种核算方法对收益确认的时间不同,为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成本法在收益的确认时间上税法与会计核算基本是一致的,不需做复杂的纳税调整。

2、收入确认时间的税收筹划

企业收入的确认应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要求进行恰当的确定。但税法可能会根据企业收入的结算方式不同进行不同的政策规定,所以,企业应结合税法和会计上关于收入结算方式的不同,进行恰当的收入结算管理,进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3、计提折旧的税收筹划

企业的成本中,规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方式的不同可能对企业的当期利润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当期所得税额的大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管理需要进行折旧方法和年限的选择,如果企业选择了缩短折旧年限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这样企业可以取得纳税时间上的收益,减少资金的占用和利息支出,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软,从而起到税收筹划的作用。

4、无形资产摊销的税收筹划

无形资产支出分为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税法对此未作区分。如果不允许已经资本化的开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则会相应增加企业的负担。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而税法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仅规定了摊销方法,而且规定了摊销年限。因此,相应的纳税调整不可避免。

三、企业税收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依法纳税,悉心筹划

首先,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进行,如果违法了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的税收筹划,可能导致企业偷漏税行为发生,对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其次,需要及时对国家颁布的税收政策进行学习和了解,并根据企业的自身经营状况,进行相应的税收筹划工作。再次,要做好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税收筹划工作的会计核算水平。

2、注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国家税法的变化,动态的进行相关税收筹划方案的处理,不断的提高税收筹划的适应性和提高税收筹划的能力。要积极的按照国家相关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我国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企业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法规定以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特别是在幾种可供选择的税收筹划方案的选择中,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税收筹划不是当期纳税负担越低越好,而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达到企业长远规划的目的。小的方案是可行的,否则就应该放弃。再次,不能仅仅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少缴纳税款,要拓展税收筹划的视野,要充分的进行时间价值的考虑,延缓纳税时间不仅仅是对企业短期流动资金的一种缓解,更是一种资金的时间价值体现,进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纳税的主动性和税收管理的效益性。

3、全面提高有关人员素质

企业税收筹划最终还是人来决定的,所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非常重要。首先,要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入手,培养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要诚实守信,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税务法规规定的基本原则来进行税收筹划,而不能把税收筹划当成偷税漏税的工具。其次,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企业税收筹划工作还需要具体的人去完成,特别是对于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求的相关税务知识更高,企业会计人员需要在强化自身学习的基层上,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饿专业素质,提高税收筹划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

企业“营改增”后,营业税取消了,而全面的进行了增值税的缴纳,企业不仅仅是一种税收筹划的调整,更是一种严格发票管理的内在要求。增值税发票管理难度增大,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也加大。而在“营改增”后,采用了专用发票的管理方式,特别是一般纳税人由于税款可以进行抵扣,因此,其发票管理的难度增大。同时,企业需要进行验票管理,否则难以进行当期的抵扣。企业应积极的适应这种变化,加强纳税管理,严格增值税管理行为,防范可能发生的发票管理风险。

总之,税收筹划不仅对纳税人有利,对国家也是有利的。纳税人有了合法的减轻税负的手段,就不会采取或者会较少地采取非法手段减轻税负,所以税收筹划能起到“双赢”的作用。企业如果不恰当的或错误的使用国家现有的税收政策,那就不是税收筹划而是偷漏税,在降低税负成本的同时涉税风险也会升高。而会计人员正可以通过学习的税务和会计知识,帮助企业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寻找最佳方案,以实现降低税负成本和降低涉税风险的“双赢”局面。而税收筹划主要功能就要求会计人员在精通纳税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财务管理活动,对现有税法缺陷的运用,通过制度的不完善来达到避税或节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田淑萍.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途径、核心环节及其风险防范[J].商业时代.2014(13).

[2] 杨琳.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问题探索[J].当代经济.2014(09).

[3] 李源.浅谈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与防范[J].甘肃科技纵横.2014(02).

企业 文章 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