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耳机真的佩戴舒服吗?Helloear ARC体验
   来源:新浪网     2020年09月06日 05:05

由于兴趣使然,这两年也玩过了很多音频产品,包括头戴式耳机、入耳式耳塞等都有所涉及。一般来说,市售的耳机无论定位入门抑或高端,都或多或少会配送几副不同大小的耳套,以适应用户大小不一的耳道。然而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的这款Helloear ARC,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玩法——定制。按照每个人耳廓的不同,进行专属定制,让耳机更加合适每一个人的耳朵,这就是Helloear ARC的特别之处。

定制耳机,我之前也并非没有接触过,说穿了无非就是往外壳上烙刻一些与市售版不同的花纹、图案等等,或者和一些跨界品牌联合推出的产品;而Helloear的定制就比较好玩了,你需要拿一枚一元硬币,用食指抵在耳朵旁,然后用手机拍下照片(注意两边耳朵都要拍),再发给Helloear,他们就会经过数据库的对比,适配出与你的耳朵最相衬的耳塞给你寄过来。

没错,他们是有数据库的,换言之Helloear ARC其实也并非百分百完全私人定制,而是提供了36套不同规格的外形来适配耳廓。还记得某宝上买衣服鞋子时的尺寸图吗?肩宽多少多少,穿这个码,胸围多少多少,又穿那个码,Helloear ARC的“定制”,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了。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最初接触时我也是这么想的,最近我已经收到了一副定制版的Helloear,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副“因人而异”的耳机,除了佩戴舒适之外还有什么能够吸引你的特点吧。

虽然售价并不高,但外包装还是挺有特色的,椭圆形的盒子,上半部分为透明的塑料材质,下半部分则是厚重的黑色,一眼望去挺别致。

揭去盒盖,可以看到Helloear ARC的真容,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外观有点像一只黑色的小蝌蚪。

产品配件不多,除了说明书之外,就只有一根type-c转接线,对我而言使用率也并不高。

耳机线据说是抗拉的纤维材质,接头镀金,看起来蛮有质感,应该挺耐操(这真的不是粗口)。

佩戴方面,Helloear ARC确实能让你很舒服,没有了一般入耳式耳塞那种充斥耳廊、让耳朵感到肿胀的感觉,这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硅胶十分柔软,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定制”后的耳机大小更为适合耳廊,所以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然而需要吐槽的地方当然也有,硅胶,特别是黑色硅胶材质,最烦人的问题就是超级容易沾尘,这点好像目前的工艺都无法彻底避免,即使是几千、几万的高端耳塞也有这问题。一拿到Helloear ARC,我都不敢使用,赶紧把图给先拍了,然而拍图过程中还是得拍一张擦一下,非常困扰。即使如此,拍出来的图片中还是能看到明显的灰尘,没办法,我已经尽力了……

聊完了外观与佩戴,那么Helloear ARC的音质表现究竟如何?一对299元的耳机,谈什么“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就没什么多大意义了。Helloear ARC的单元是丹麦声扬的动铁单元,阻抗为 25Ω,灵敏度为106.5dB,这也就决定了它无须搭配多么高大上、专业的前端听音设备,随便来一部手机、随身听,就能把它轻松推动了。听了几天,感觉Helloear ARC的解析力还是不错的,三频并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但考虑到其价位,倒也不忍吐槽,只能说算对得起价格吧,日常生活中用它看电影、听音乐都能胜任。但是作为一款入耳式耳机,其听诊器效应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了,不太适合运动时佩戴,与衣物摩擦时那刷刷刷的声音会让你无心跑步的。

综述:作为一款“定制版”耳机,Helloear ARC做到了让你佩戴舒适的同时,音质对得起价格,不致沦落为一个“样子货”。别致的外观、高性价比的价格与良好的隔音效果,也是它足够吸引人的卖点。然而,那特别容易沾染灰尘的硅胶材质和明显的听诊器效应也是它身上的槽点。总的来说,299元的众筹价格,应该说还是值得入手玩玩的。

接头 运动 小蝌蚪